第2屆東亞外交史的新視野——外交史研究的新見解與展望
| |||
時間 ![]() ![]() ![]() ![]() ![]() 9:00-18:00 【折衝尊俎與外交史研究】 神話的現實:中國對「門戶開放」政策的最初反應與中美關係(1899-1901)(劉芳) 中國對國際法的運用與交涉——以1932年9月南京國民政府在國聯對滿洲國問題的申述為例(王慧婷) 部分參與:中國與國際核不擴散機制(1979-1992)(詹欣) 【民間團體與外交史研究】 民國初年的日本訪華團體與中日外交(1912-1914)(羅皓星) 中國俄僑反共團體:以俄羅斯法西斯黨(Rossijslaja Fashistskaja Partija)為例(安德) 【歷史人物與外交史研究】 進步主義在中國:芮恩施與歐美同學會的早期經歷(馬建標) 北洋政府對「老西開事件」的因應(孟凡靠) 《紐約時報》視野中的孫中山(1896-1925)(楊帆) 【財政經貿與外交史研究】 中華民國臨時執政府的國際承認與關稅特別會議(蔡誠) 泰王山地計畫之緣由(1969-1973)(李珆萱)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