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5日 星期六

英勇抵抗鄭成功軍入侵的荷蘭末代台灣總督-揆一

另一角度看鄭成功征台

 

英勇抵抗鄭成功軍入侵的荷蘭末代台灣總督-揆一

500 荷蘭戰士
大戰25000 鄭成功軍團
圍城275日
荷蘭末代臺灣總督-揆一

荷蘭東印度公司(VOC) 怠忽職守
「荷屬臺灣」淪喪~
英勇抵抗鄭成功入侵軍的....
荷蘭末代臺灣總督-揆一
熱蘭遮城苦戰9個月的瑞典悲劇英雄
孤臣無力可回天~~~被監禁了十二年
『被遺誤的福爾摩沙』


(Neglected Formosa)



荷蘭統治台灣所任命的12位總督中,最後一任是瑞典人揆一(Fredrik von Coyett)他於1620年出生於斯德哥爾摩,年輕時負笈荷蘭。

之後隨荷蘭東印度公司商船至印尼爪哇島工作;
並於1647年出任日本出島商館館長,成為第一位踏上日本領土的瑞典人。

1657年揆一出任荷蘭東印度公司台灣總督。

在鄭成功軍入侵臺灣前的鄭芝龍時代,
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台灣南部,在今臺南市修築熱蘭遮城、普羅民遮城兩城,駐防近兩千餘荷蘭人,但中國移民(其實類似今日招募來的外勞)卻多達數萬,荷蘭人無力治理全島,城外便成為鄭芝龍的天下,移民的中國人均須向鄭氏納稅,鄭家也因此聚斂了大量財富。

1633年爆發荷明金門料羅灣海戰。荷蘭海軍戰敗後~

明朝政府方面明確的要求荷蘭人到非中國屬地的大員(臺灣)去,
不可到中國沿海。

1658年中國改朝換代戰亂,鄭成功統率水陸軍十七萬北伐,
次年入長江,克鎮江,圍南京,後因中了清軍緩兵之計,損兵折將,敗退廈門。

由於滿清政府的“滅賊五策”新策略奏效,
沿海遷界令與寸板不許下水,鄭成功和他的軍隊,財務嚴重惡化,不得不放棄以近岸離島為基地,騷擾東南沿海的軍事策略,轉而進攻荷蘭人所統治的大員地區(今台灣南部),作為新的基地。

1661年3月23日,鄭成功親率將士二萬五千、戰船數百艘,
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出敵不意地在鹿耳門禾寮港登陸。

先以優勢兵力奪取荷軍防守薄弱的普羅民遮城 (Provinta,今臺南赤崁樓),
繼又對防禦堅固的首府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今臺南市安平古堡)長期圍困。

揆一總督是具有遠見、正直和英勇的瑞典籍「荷屬臺灣」領導人,對
鄭成功的動向尤其關注,知道這中日混血的鄭成功很難在中國立住腳,也覺得不安全。

因而鄭成功將率領一支軍隊回到海上做老本行當海盜,
準備入侵台灣。

揆一總督不斷寫信到巴達維亞當局要求幫助抵抗鄭成功入侵。

揆一再三要求巴達維亞(Batavia 荷屬東印度(Dutch East Indies)的首都今印尼 雅加達。)增援,積極準備防禦並隨時保持警惕鄭成功,但是
荷蘭東印度公司正忙著從葡萄牙手中搶奪澳門,指責揆一杞人憂天。

而1660年10月,當增援台灣的荷蘭12艘戰艦真的來了,
而荷蘭艦隊司令德蘭又蔑視所謂的「鄭成功威脅論」。

德蘭認為鄭成功是「不能也,非不為也」,
雙方由此引起重大的爭論,德蘭揆一兩人因而交惡。

龐大的救援艦隊長期駐守台灣,相對的消耗也大,
無所事事更不是辦法,況且有艦隊在台灣,鄭成功只會等待觀望,不會來襲,所以1661年2月27日,艦隊司令德蘭率領其中9艘戰艦艦隊離台,3月22日抵巴達維亞。

此行花了九個月,一事無成。巴達維亞聽到德蘭說盡揆一壞話的言辭
,加上曾任第十任台灣長官費爾勃格(1652在臺灣鎮壓郭懷一人農民大革命,集體屠殺9000名漢人)在旁添油加醋批判揆一巴達維亞總督因而大大地責備揆一

荷蘭政府準備用克朗克取代揆一任臺灣總督。

正當克朗克前往台灣就任時,
荷蘭東印度公司得到鄭成功入侵臺灣的消息,當即派船前往召回克朗並再次讓揆一擔任總督。

但是克朗克沒有接到通知,而當看到台灣戰勢時,他就逃到日本,讓
揆一自生自滅。

因為從中國沿海招募來的漢人「外勞」須向鄭氏納稅,造成鄭成功"
故意"誤認台灣是「他們鄭家的」(後來還演變成某國一再強調台灣自古是中國的"妙論")。

荷鄭開戰之初,鄭成功專門送信給荷蘭殖民當局,表示:「
你們必須明白繼續佔領"別人的"土地是不對的,如果你們能用友好的談判方式讓出城堡,生命和財產安全將受到保障,否則,所有的人都將難以倖免」。

鄭成功對台灣島主權的鴨霸主張,當然令荷蘭人嗤之以鼻!

揆一回覆:「荷蘭東印度公司曾與中國(明帝國)官員訂約,
放棄澎湖而佔有台灣,國姓爺在台灣並無權利,應放棄(可付一筆錢)或不再進攻,否則將抵抗到底。 」

孤軍奮戰的揆一在鄭軍登陸後,命普羅民遮(赤崁樓)城代理司令
倫坦(Jacobus Valentijn)率領200人突擊鄭軍,遭龐大鄭軍擊潰,鄭軍佔領赤坎街(今天的台南民權路一帶),切斷一鯤鯓島上的熱蘭遮城和隔臺江相望赤崁城地區的聯繫。

鄭軍陳澤並駐紮北線尾,控制鹿耳門水道,保護進出大員、
台灣與廈門的水上要道,防止荷軍從背後突襲。

揆一又派出荷軍上尉貝德爾(Thomas Pedel)240人特遣部隊,高喊“聖明的主與我們同在”對
部隊展開"特攻",反遭陳澤率四千鐵甲兵包圍,貝德爾及118名士兵無法突破重圍壯烈被殺。

北線尾陸戰的同時,荷蘭巴圭亞中校指揮的荷軍“赫拉托號”、“
格裏弗蘭號”、“白鷺號”、“瑪麗亞號”4艘軍艦與鄭軍陳衝戰船於三鯤鯓發生海戰。

據劉獻廷《廣陽雜記》記載:「鄭氏以小舟往,
而釘小舟於巨艦之旁,人沒於水而火其舟。」鄭軍以縱橫閩粵沿海的小型帆快船放火突擊(火攻船戰術),雖無荷船的船堅砲利,但顯然占了上風。

巴圭亞旗艦“赫拉克號”被鄭軍擊沉,僅次於它的“格裏弗蘭號”
見狀,掉轉艦頭,連衝帶撞,衝出重圍,連同“白鷺號”、“瑪麗亞號”一同逃往日本。

916台江內海大海戰結束後當天夜晚,由勇敢的荷蘭軍官阿爾多普
指揮的200名荷軍士兵,乘坐幾艘快艇,在夜色掩護下,離開熱蘭遮城,橫渡臺江,增援赤崁城。

荷軍在第二天淩晨陷入鄭成功軍隊的包圍之中,在赤崁城司令萬倫坦
救應下,阿爾多普逃入赤坎城,清點人數,已經少了140人。

鄭成功在赤崁地區紮營,萬倫坦以孤城絕援又告缺水,
在5月4日向鄭成功開門棄械舉白旗投降。

普羅民遮城堡在建立之初,荷蘭人曾言「將可屹立數百年之久」,
然而鄭成功攻擊荷蘭人時,卻只花費了四天的時間便攻下了普羅民遮城堡。鄭成功允諾保全城生靈,並派萬倫坦至熱蘭遮城向揆一勸降。

揆一在筆名C.E.S寫的《被忽視的福摩薩》書中說:「
分別抗擊敵人的三路軍隊,一路在海上,兩路在陸上,都已失敗而告終,於是我們再也沒有力量和方法阻止敵人前進了。」
Fort Zeelandia 500荷蘭戰士
大戰25000鄭軍 圍城275日


1661年5月24日鄭成功派屬下、
牧師及翻譯送出熱蘭遮城招降信。

5月25日揆一覆信:「將持續保衛熱蘭遮城並抵抗到最後一滴血
」,揆一率領死守孤城的500名荷蘭士兵,以四十比一的微弱軍力抵抗鄭成功25000人的攻擊。

5月26日凌晨,鄭成功入侵部隊分兩路進攻,
但因不明白熱蘭遮城虛實,加上缺乏糧食,無法攻破。

因此,鄭成功決定採「長期封鎖」政策,派兵屯田,解決糧食問題。

7月30日,巴達維亞援軍終於到達,少得可憐的救援兵力前來解救
揆一,只有10艘戰艦,700名荷蘭士兵。

與此同時滿清政府閩、浙總督也願意為打敗鄭成功提供援助。但揆一
的希望又一次破滅了,他委託荷蘭艦隊司令帶信和禮品給福建總督。

但在鄭成功摧毀他幾艘戰艦後,荷蘭艦隊司令便藉口天候不佳,
怕死荷蘭的司令自己開回外海航向日本逃竄。

揆一孤立無援,毫無勝算。

1661年9月中至10底,
鄭軍轉以金廈調集而來的大砲三十門猛轟熱蘭遮城後方高地的烏特勒(Utrecht)碉堡。荷軍放棄突圍,陷入彈盡糧絕的困境中。

次年1662年1月25日,鄭成功陣營發動大砲總攻擊,
在一天內發射兩千五百發砲彈,轟毀烏特勒支堡,占領制高點。

在荷蘭末代台灣總督揆一英勇地抵抗鄭成功包圍275日後於1月2
7日荷蘭台灣議會中決定投降。揆一通知鄭成功表示同意「和談」。

1662年1月30日,達成議和細則。
荷蘭人結束統治三十八年的台灣,離台撤回至印尼的巴達維亞。

鄭成功尊重揆一英勇但無用的抵抗,他允許敵人坐自己的船,
懸掛荷蘭國旗離開。

但是荷蘭人對這瑞典裔的揆一卻不像他的對手那樣仁慈。

揆一回到巴達維亞後,公司並不感謝揆一在台灣的心血付出,
在無支援下苦撐九個月的努力,,立刻因為投降而受到審判,荷蘭政府卻因為他失敗投降而先判他死刑。

揆一後被軟禁於班達(Banda)群島等待處決,直到1674年
揆一的子女、朋友向荷蘭國王威廉三世陳情揆一的冤屈,並以二萬五千荷盾贖出揆一。當時揆一業已被監禁了十二年之久。真是「有功無賞,打破要賠」。

為荷蘭奮戰台灣戰場的揆一終在威廉三世特赦下回到荷蘭,
以後住在阿姆斯特丹。

揆一在1675年出版《被遺誤的福爾摩沙》(Neglected Formosa)一書為自己辯護,譴責東印度公司高層怠忽職守,
遺誤時機,才使他失去台灣。

揆一後代今居於比利時,揆一總督第14代子孫Mike Coyett曾於2007年4月訪台,
探訪先祖的事蹟並遊覽安平等地且祭祀鄭成功感念300年前不殺先祖之恩。拜訪我國台南縣長蘇煥智並致贈紀念家徽。

被遺誤的台灣 / 作者:C.E.S. / 英譯:甘為霖 / 中譯:林野文 / 前衛出版社

C. E. S.學界認定係指Coyett et Socii,即揆一(Frederic Coyett, 1615-1687)及其同僚。

揆一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最後一任長官,中文文獻稱作「
揆一王」或「夷酋揆一」,出生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貴族世家,另一說則謂出生於南尼德蘭(今荷蘭南部、比利時之間)。

台灣出版日期:2011/12/06
博客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