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有魔法的土地——東海‧美食育基地 呂木蘭

有魔法的土地——東海‧美食育基地

作者: 
呂木蘭(台灣公民家長聯盟發起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儲備執委)
 
台灣的食安問題層出不窮。釜底抽薪的解決方法之一,莫過啟動食農教育,讓孩子認識「從產地到餐桌」之過程,培養孩子選擇健康安全食物的能力。


孩子就讀的學校,臨近有塊私有土地,雜草叢生,多年未耕作。我找了瓜拉瓜拉繪本美術館的豆媽豆爸,並串連幾個東海小學的家長,共同承租這塊地,希望開墾種菜、開啟社區的食農教育、展開趣味的農學生活。我們保留了原地的相思樹,期待也能融入生命教育。


 
豆爸將這塊土地,取名為「東海‧美食育基地」。「東海」,指的是東海小學及社區共同參與。「美食育」,則是結合「美學」與「食農」教育,並遵守有機栽種與環保原則。我們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是秉持共耕共作、共學共享的理念,希望重新找回人與土地、人與人、人與萬物之間,失落已久的連結與情感。


這塊土地有一種魔力,深深吸引每一個小孩。不管是搬石頭、挖土坑、澆水、拔草、爬樹、撿樹枝、鑿陷阱、搭造景、種蔬菜‧‧原本可能是單調枯燥的勞動,因為加入教學設計的巧思,全變成了好玩的遊戲。在基地,妳/你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也可以靜靜一個人玩。


讓孩子盡情奔放地玩。儘管全身沾滿泥土,家長都可以很放心。因為基地的耕作,禁用農藥、除草劑和化肥。因此蚯蚓、蜜蜂、蟾蜍、螳螂、蝗蟲、雞母蟲、松鼠‧‧等多樣生物,都在基地和平共存。保有生物多樣性,象徵這塊土地非常乾淨、沒有被污染。


這塊土地還有一股魔力,無時不刻激發大人,再學習的動力。例如農事方面,須學習如何在乾旱貧瘠的紅土上種菜?蔬菜的病蟲害,如何防治?中興大學張騰維老師,總是不厭其煩,教導我們這群剛入門農業的新生,從開闢菜圃,到病蟲害防治;透過實地實作,我們努力向老師學習,如何種出安全又好吃的蔬菜。



隨著種菜的人,越來越多。我們也開始一些公共議題的討論。例如:家裏的盆栽,可以拿到基地種嗎?基地要放置公用的垃圾袋嗎?彩繪藝術創作,如何兼顧環保?基地適合辦烤肉趴嗎?‧‧


為了解決基地層出不窮的問題,我們只好進行組織分工:負責對外聯繫和導覽,叫外交部長;負責規畫季節性的種菜種類,叫農業部長;負責水力維修,叫內政部長:負責教育課程,是教育部長,負責財務會計,當然叫財政部長。誇張的抬頭,讓一個小小的基地,好像變成一個偉大的王國。卻也表達了,我們慎重對待基地所有發生一切的態度。


基地還有一位積極整地、備受愛戴的爸爸班長。他把田間的勞動,當作復健的運動。班長挖土的速度很快,每當開闢一塊公共的菜圃,他就會問大家:「接下來要種什麼?」大家幾乎是被班長追著種菜的。原本一塊荒地,不可思議地迅速成為一座像樣的農場,這位爸爸班長,功不可沒。


「東海‧美食育基地」,是具有魔法的土地,大家都被深深吸引,並且積極投入參與。故短短三個多月,竟然種滿了蔥蒜、萵苣、白菜、A菜、茄子、辣椒、九層塔、高麗菜、地瓜葉、‧‧等蔬菜和各式香草。



在基地,每當有人收成新鮮的蔬菜,回家料理成美味佳餚,分享自己「從產地到餐桌」的紀錄照片,總是能獲得伙伴們最多的共鳴,而被讚個不停。因為這正是一段共同參與、相互理解、分享成果的食農體驗啊~
每逢周日早上,我們在基地辦理各種有趣的課程活動:藝術創作、花草遊戲,或照顧菜圃、分享無毒安全的蔬果。基地總是充滿笑聲和人情味,成為許多家庭的生活重心。所以也長出了大家對基地的凝聚力、以及對學校社區的認同感。
現在,基地除了有FB粉絲頁(關鍵字「東海‧美食育基地」)之外,還有一個超過50人的line群組,每天叮叮噹噹,交流分享,好不熱鬧。
食農教育,在《東海‧美食育基地》,快樂實踐中。

(本文為主婦聯盟台中分會1月號月報主題焦點文章,下載月報PDF檔,請點選附件檔案下載處,謝謝!)
附件檔案: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