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士漢學國際會議:傳教士對認識中國與台灣的貢獻
| |||
時間 1月3日 9:30-10:20 【專題演講】 韓大輝:新時代的傳教策略 10:40-11:55 【專題一:傳教士的多元貢獻】 【圓桌論壇】 主持人:黃渼婷 康華倫:范禮安的傳教策略 梅謙立:關於晚明耶穌會傳教士高一志《童幼教育》的初步研究 楊富雷:先鋒、檔案與「務實」的傳教士—瑞典與北歐對於中國新教傳教士的新觀點 11:55-12:15 綜合討論I:傳教士漢學的發展軌跡 13:40-14:30 【主題演講】 鐘鳴旦:介於文本與詮釋之間: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對中國經典的解讀 14:20-15:35 【專題二:早期來華傳教士對中國經典之理解】 主持人:雷敦龢 潘鳳娟:傳教士、歐美漢學與翻譯 黃渼婷:十七世紀傳教士對道家/道教的理解:從利瑪竇到奇舍爾 費樂仁:現代耶穌會詮釋經典新方向:〈分析顧賽芬神父的《四書》翻譯的特色 15:45-16:05 綜合討論II:早期來華傳教士理解中國經典的時代意義 16:25-17:15 【專題三:傳教士漢學文獻研究與聖經翻譯】 主持人:房志榮 趙韓建:韓國第一個福音詮釋書--「聖經直解廣益」的分析 長澤志穗:日本的傳教士與漢學--明治時代的基督宗教 17:15-17:30 綜合討論III:日韓當前傳教士漢學文獻的發展方向 1月4日 9:00-9:50 【主題演講】 顧孝永:比丘林對中國宗教與教育的理解:以他的《中華帝國統計概要》為例 9:50-10:40 【專題四:傳教士口述歷史文獻研究】 主持人:張省卿 陳方中:傳教士書寫的可信度--以義和團時期的文獻觀察 洪力行:清末民初北京出版之早期天主教聖歌歌本--聖樂傳統與本地化特色的交融 10:40-11:00 綜合討論IV:傳教士漢學文獻的新發展方向 11:20-12:10 【圓桌論壇I:傳教士漢學的過去與現代之延展】 鐘鳴旦、楊富雷、顧孝永、費樂仁、長澤志穗、黃渼婷 13:30-14:45 【專題五:傳教士的靈修描繪與傳教策略研究】 主持人:司馬忠(暫訂) 賴効忠:明末清初傳教士的靈修描繪 柯博識:十九世紀以來傳教工作的發展以及其與漢學的關係:以聖言會在中國與台灣的傳教士工作為例 劉得興:基督與祖靈的相遇:傳教士在原住民地區的傳揚福音與本地化教會的建立 14:45-15:00 綜合討論V:台灣傳教工作與相關文獻研究的在地性發展 15:20-16:10 【專題六:天主教作家與近代中國文學:蘇雪林研究】 主持人:鄭印君 巴佩蘭:蘇雪琳的作品《棘心》中的歸化問題 吳珊珊:蘇雪林作品中的宗教問題 16:10-16:25 綜合討論VI:傳教士、平信徒與天主教文學 16:25-17:15 【圓桌論壇II: 亞洲區傳教工作與文獻研究之新趨勢】 賴効忠、山岡三治、聶達安 |
文化活動訊息交換站 免費接受社團或機構刊載活動訊息,以1非商業活動.2非宗教活動.3非統派活動4.非個人為限。 請WORD-DOC檔謄打後E-mail: lihong6888@gmail.com 有網站請秀出。(純刊載活動訊息,不代答主辦單位問題,請看內文電話或E-mail連絡。)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傳教士漢學國際會議:傳教士對認識中國與台灣的貢獻1/3-4輔大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