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澀的深情-李哲洋與林絲緞
最近翻查薛宗明的《台灣音樂辭典》(台),腦海中不時浮現一個曾經令我深刻莫名的名字-「李哲洋」。於是,我趕緊查閱相關條目,卻失望地發現,上頭僅記載:「李哲洋(1934-1990),民間音樂學者,業餘投入音樂研究,為人俠義,有風骨」短短數語,我感到非常訝異。這十來字的簡短詞條,對於諸多高據音樂殿堂的學界前輩以及音樂系科班生來說,或許只是用來考試升等的參考資料,沒什麼了不起。但我卻微感顫慄且不滿地探查,隱藏在那冰冷的辭典語彙底下,被人有意無意埋沒的一段歷史。
是他-李哲洋,在主編《全音音樂文摘》時期編譯了廣泛的評介書刊與《名曲解說全集》引導我進入音樂的世界。即使以今天的標準衡量,《全音音樂文摘》內容之豐富,至今台灣依然沒有一本音樂專業刊物能望其項背,而且由於沒有廣告壓力,更能引介大量學術論文。
是他-李哲洋,首度發表文章提出重視黑澤隆朝(1895-1987,日治時期的民族音樂學者)來台進行音樂調查的問題,並且在樂界大老許常惠(1929-2001)高舉民族主義大旗-浩浩蕩蕩地進行「民歌採集運動」之際,即已洞燭機先、極力促成,並發覺「採集運動」本身在研究方法上的諸多盲點。
曾經帶領國家交響樂團演出「馬勒系列」的指揮家簡文彬回憶,自己之所以對馬勒感興趣,是源於學生時代看的李哲洋翻譯的威納爾(Vinal)的《馬勒》:「當學生的時候,我就開始聽一些馬勒的作品,但聽不下去,常常聽一聽就睡著了。我接觸到李哲洋翻譯的《馬勒》之後,卻欲罷不能地一直看下去,還在書旁寫或畫了一大堆心得」。
李哲洋畢生投入音樂推廣與學術研究,在世時飽嚐寂寞,在音樂中找到了深情寄託,以苦澀之血灌溉音樂園地。去世之後一身蕭條,留下了滿屋子的研究資料以及那未竟的音樂夢。他燃燒生命奉獻如斯,歷史不該如此冷漠地將他遺忘。因此,於公於私,我都應該重新改寫這條讓我很看不過去的「李哲洋」條目(當然,這本《台灣音樂辭典》還有其他很多該要改進的部份,實在是不勝煩舉),我希望這些曾經為了台灣音樂而貢獻心力的音樂人,在所謂「史書」、「辭典」裡是個有血有肉的生命典範,而非僅是高掛學術榮銜與獎項名目的空殼,改寫內容如下(約800字):
李哲洋(1934-1990),戰後傳播普及台灣音樂文化的重要推手、音樂評論家,譯著甚豐,同時也是率先投入民歌採集工作的音樂學先驅。11月10日 生於彰化,少年時期生涯坎坷,父母離異。1949年,李哲洋以第二名優異成績考入「省立台北師範音樂科」;課餘常與郭芝苑、張邦彥三人出入「田園」咖啡屋交流唱片資訊,暱稱「音樂三劍客」。同年,國民政府從大陸撤退來台,父親李漢湖任職八堵鐵路局圖書管理員期間,因「知匪不報」被牽連而遭槍斃。為人正直,一身俠義傲骨的他,就讀音樂科二年級時,又因在週記上批評校長被舉發而遭學校開除。從此被列入有關單位監控的「黑名單」中,終身不得再進入體制內接受正式音樂教育,甚至阻斷了申請出國的任何機會。於是他開始背負家庭重擔,獨自撫養三位弟妹。陸續當過書店店員、台肥公司製圖員,最後轉任基隆三中音樂教員。儘管經濟拮据,卻仍上山下海蒐購一切有關音樂理論的書籍文獻,並以此為職志苦心進修。
李哲洋閱讀興趣廣泛,舉凡歷史學、人類學、民俗學、社會學、舞蹈誌、音樂美學乃至樂器學等無一不涉獵,甚至一度練習素描繪畫,因此得以結識林絲緞,並與她結褵共苦。從六○年代即放棄教職而加入「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民歌採集隊伍,卻因為在「音樂採集」的觀念上與其他領銜人意見不同﹕許常惠將之視為汲取創作靈感的「素材」,史惟亮則是對民俗音樂抱持著高度「潔癖」而忽略已逐漸漢化的現代原住民音樂,這都與李哲洋所秉持-強調互動生態的民族音樂學理念格格不入。為此,他退出成為終其一生孤獨的採集者。
1971年,李哲洋以微薄之資編輯《全音音樂文摘》,幾由他一人主筆譯寫、規畫,前後出刊長達十九年,致力於介紹西方古典音樂、華人傳統音樂以及世界音樂潮流。由於他沒有取得外國文憑的顯赫學歷,多年來始終以「民間學者」身分沉潛鑽研,累積的音樂史料整整七十大箱,其中包括關於《台灣音樂誌》、《台灣音樂詞典》的研究初稿,賽夏族音樂的調查圖錄與記譜以及相關文獻。去世前一年,李哲洋交代助手范揚坤「要把這些資料燒掉」。所幸,這些珍貴文獻被搬運到了台北藝術大學總圖書館頂樓的「李哲洋紀念室」,在設備完善的恆溫斗室內靜待有心的後繼者善加利用。
另外,關於奇女子林絲緞(1941- ),這位台灣美術界第一位專業人體模特兒,她與李哲洋之間從相識、相愛乃至共度一生的心路歷程也同樣令人好奇。而這段故事要從台籍畫家江明德(1931-1994,他二叔乃是鼎鼎大名的作曲家江文也)說起。
林絲緞本名卓系緞,中日混血兒,日籍父親在她小時候就離開回了日本,因而改從母姓。後來雕塑家楊英風叫她林絲緞,也就這樣逐漸叫開了。由於家貧,國小畢業後就在紗廠當女工。
1956年,畫家江明德注意到隔鄰而居的林絲緞身材健美姣好,便遊說她擔任模特兒,經過了半年時間穿著衣服被畫的適應期。因為家裡經濟急須接濟,而她也不想一輩子只當名女工。於是,她做了決定,走進張義雄(1914- ,台灣師範學院美術教師,早年師事陳澄波)的畫室,在一群素不相識、穿著衣服的男畫家面前展露身體。在那個裙子短於膝蓋就被當成輕浮女子的保守年代,開始承擔著不被諒解的社會壓力。
1960年,江明德自軍中退役,返回基隆家中過著教職生活,馬水龍、謝理法、陳康順、李哲洋、尤雪娥、林書堯、許伊帆、林絲緞等一群青年人經常到他宿舍聚會暢談音樂、文學、美術、哲學,在基隆地區醞釀出一股文藝沙龍氣息。這段期間,十九歲的林絲緞初次結識了二十六歲任職基隆三中音樂教員的李哲洋。此時,她已在師大擔任專業的人體模特兒,並利用閒暇時間練習舞蹈。
走過了模特兒生涯的數個年頭,林絲緞由自慚到自尊-逐漸體悟到「我不只是模特兒,我是創作的參與者」。1964年底,為了揮別昔日的自我,她開始在《中華日報》連載《我的模特兒生涯》,後交由「文星書店」集結出版;並於1965年初,舉辦人體攝影展,不僅吸引大批參觀人潮,更引發社會輿論大譁。她說:「我不再做模特兒,我對它厭煩已極」。「我就是想掀起對話,然後退休,結婚去」。就在文星書店對面的「田園」咖啡屋,這裡不僅是文藝青年聆賞唱片的音樂聖地,也是林絲緞與李哲洋兩人相互表白共度終生的定情處。林絲緞描述:「自己當時雖然渴望著愛情,但是當著許多男人面前裸露她的肉體,不但嚴重刺傷她的自尊,還想到未來的『他』,是否能卻除這樣的『心病』」。種種疑慮,隨著李哲洋的細心、耐心與真心,均已消散成為患難與共的結褵深情。
婚後,林絲緞開始朝舞蹈界發展,當起了舞蹈教師,並與李哲洋育有一子一女。1967年,蔡瑞月邀請旅美現代舞蹈家黃忠良返台授課,林絲緞與林懷民、雷大鵬、崔蓉蓉、游好彥等人前往受教,當時掀起了舞蹈界的出國留學熱潮。1981年,林絲緞在「紫藤廬」茶館辦「生活與舞蹈」班,提倡啟發式的即興舞蹈教育。在丈夫的鼓勵下,四十二歲那年,她更前往紐約習舞,來到瑪莎葛蘭姆、艾文艾利、康寧漢等工作室參觀教學經驗,返台後從事舞蹈教學工作。至今,林絲緞從事啟發式舞蹈以及特殊兒童舞蹈治療工作已近四十年,卻感嘆:「我的創意不只在當模特兒上,也在舞蹈上,但後者,很少人知道」。
書架上,我看著李哲洋翻譯的《教育舞蹈原論》(1970年,大陸書局)與《舞劇與古典舞蹈》(1988年,全音樂譜出版社),冥冥之中仍猶如導師般默默地支持著林絲緞的舞蹈之路。http://blog.yam.com/stratosphere_salon/article/5913658
後續延伸閱讀
在今天早上的柯P新政記者會上,這位和藹的長者,是七十 多歲的國寶級舞蹈教育家林絲緞老師。台日混血的她,本名 卓系緞,身為台灣第一位人體模特兒,一位纖纖女子,在當 年那樣傳統保守的年代中,竟能承受得住來自四面八方的異 樣眼光,自是因為心中秉持著對於藝術和舞蹈的無限熱愛。 林老師靠自己超凡的努力,在生涯中累積舞蹈專業,三十年 前更全心投入特殊兒童(如:自閉兒)的舞蹈治療,這些小 朋友的病情也因此獲得改善,對於家中有身心障礙兒童的家 庭來說,林絲緞老師就像是一位天使,不斷帶給這些家庭希 望與愛。今天我們柯團隊有機會能看到這樣一位將一生都奉 獻給台灣的藝術家,對柯P新政#29「公益企業」這個政 見表示肯定,我們真的很感動也倍感榮幸!謝謝林絲緞老師 ,真的謝謝您今天願意前來相挺!我們會更加努力,不讓您 失望!
(攝影/金牌霖)國寶級舞蹈教育家林絲緞老師。
【感動。已淚】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3324277176224&set=a.10202539167228966.1073741828.1489402762&type=1&theater
後續延伸閱讀
在今天早上的柯P新政記者會上,這位和藹的長者,是七十
(攝影/金牌霖)國寶級舞蹈教育家林絲緞老師。
【感動。已淚】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3324277176224&set=a.10202539167228966.1073741828.1489402762&type=1&thea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