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與觀照想像:中國文哲研究的多元視角」國際學術研討會
| |||
時間 2016年12月8至9日(週四至週五)地點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館第一與第二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2段128號)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聯絡人 Tel: +886(2)2789-5750;E-mail: iclpad@gate.sinica.edu.tw連結網址 https://culturexchange201609.blogspot.tw/內容簡介 12月8日 10:20-12:10 ►第一會議室 【越南儒學】 主持/評論人:陳益源(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黎貴惇見聞小錄的文化觀(鍾彩鈞,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越南儒家與民主精神(阮才東,越南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被排抑的他者?──以越南《南風雜誌》漢文版上的「漢學」論述為考察核心(羅景文,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吳時任《春秋管見》的忠孝觀(蔣秋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第二會議室 【翻譯研究】 主持/評論人:楊小濱 瘋狂與馴化:果戈理、安德列耶夫與魯迅之狂人蠡探(陳相因,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歐亞戰爭語境下的左翼國際主義——巴比塞和葉靈鳳的《火線下》(鄺可怡,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逃禪與勘破:《紅樓夢》與禪宗(廖咸浩,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 The End of Transcendence Romantic Pantheism in the Era of Republican China(石佑漢,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3:40-15:20 ►第一會議室 【概念史】 主持/評論人:陳瑋芬(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由仿效到經典──《三民主義》的成立、詮釋和經典化歷程(翁稷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朝鮮=屬國、屬邦」論考──一個關於「屬國」概念史之考察(金鳳珍,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學國際關係學科) 觀念史研究的回歸──觀念史研究範式演進的考察(李宏圖,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 ►第二會議室 【民族書寫】 主持/評論人:鄭毓瑜(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被忽視的文人:清宮侍衛的文學理想與創作(李芳,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征播所遺——郭子章《黔記》之〈遷客〉、〈寓賢〉章的政治態度與文化詮釋(胡曉真,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Ethnic Identity vs. Universal Ethics in the Poetry of Wenhuang Xianghua(伊維德,荷蘭萊頓大學中文系) 元朝統治下高麗人的民族情思——以漢語課本《朴通事》為考察對象(金文京,日本鶴見大學文學部文學研究科) 15:50-17:30 ►第一會議室 【域外經學】 主持/評論人:賴貴三(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求才與養士──朝鮮鄉學規範及士人形象的鎔鑄(盧鳴東,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日本江戶時期古義學派對朱熹淫詩說之批評(張文朝,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戰後日本經學研究法之摸索發展與走向(1948-1968)──以《日本中國學會報學界展望》為考察核心(金培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大武〉樂章論考(吳萬鐘,韓國全南大學人文系) ►第二會議室 【宗教文化】 主持/評論人:林鎮國(政治大學哲學系) 神異之所:天台山的文化書寫與記憶(林韻柔,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 高泉與溫泉:從黃檗宗第五代住持高泉性潡看晚明清初渡日華僧的異文化接觸(廖肇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馬若瑟與中國傳統文學(李奭學,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虎丘十詠》詩跋形成及東傳日本考(江靜,浙江工商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 12月9日 9:00-10:40 ►第一會議室 【詮釋學】 主持/評論人:陸敬忠(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詮釋學意義下的跨文化與脈絡化(林維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神魔傳統遇上海外知識:《三寶太監西洋記》對《西遊記》世界的改寫與認識轉向(劉瓊云,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湯一介與「中國詮釋學」──關於建構「中國詮釋學」之我見(潘德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 ►第二會議室 【跨文化研究】 主持/評論人:周慧玲(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Food and Sex: Zhang Jingsheng’s Regimen Theory and Thermodynamics(彭小妍,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Hybrid Modernization and the Transcultural Turn in the Studies of Chinese Philosophy(何乏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東方禪宗美學與西方現代音樂的交會(楊小華,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流動的烏托邦:談櫻井大造的跨東亞帳篷劇(許仁豪,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 11:00-12:40 ►第一會議室 【朝鮮儒學】 主持/評論人:黃冠閔(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從朱子學看李星湖的四端七情論(李明輝,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朝鮮後期性理學者對陽明學的批判──以朴世采與韓元震為例(林月惠,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南宋學人鄭臣保與二程學在高麗的傳播(崔英成,韓國傳統文化大學校哲學系) 石溪的《弗離十圖》研究(崔在穆,韓國嶺南大學校哲學系) ►第二會議室 【東亞戲曲與漢詩】 主持/評論人:蕭麗華(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 交錯的視線:琉球的博物學(高津孝,日本鹿兒島大學法文學部人文學科) 文圖學方法研究無學祖元贊《白樂天像》(衣若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接受、共享到再發現—建國以來韓國舞臺上的中國戲劇(吳秀卿,韓國漢陽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科) 東亞詩學背景下的越南古中代漢字六言詩研究(阮俊強,越南國家漢喃研究院)、(阮青松,越南河內師範大學語文學系) 14:00-15:40 ►第一會議室 【伊斯蘭儒學】 主持/評論人:待定 從《清真大學》《天方三字經》看明清之際的「以儒詮經」(沙宗平,北京大學哲學系) 劉智《天方性理》的〈大世界〉和〈小世界〉(青木隆,日本大學文理學部中國語中國文化學科) 伊斯蘭學者與儒家的交流:論穆斯林四大著譯家的《詩經》應用(楊晉龍,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從明清穆斯林經堂學者的「天命五功」論探索伊斯蘭禮拜與儒家工夫論的視域融合(蔡源林,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
文化活動訊息交換站 免費接受社團或機構刊載活動訊息,以1非商業活動.2非宗教活動.3非統派活動4.非個人為限。 請WORD-DOC檔謄打後E-mail: lihong6888@gmail.com 有網站請秀出。(純刊載活動訊息,不代答主辦單位問題,請看內文電話或E-mail連絡。)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文化交流與觀照想像:中國文哲研究的多元視角」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研院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