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營隊時間:104年7月24(星期五)、7月25日(星期六)、7月26日(星期日),共三天兩夜。
二、 辦理地點:雲林縣西螺鎮廣興社區教育農園(雲林縣西螺鎮59之2號)。
三、 報名資格:15歲至30歲,對雲林縣社區營造有興趣之學生或民眾。
二、 辦理地點:雲林縣西螺鎮廣興社區教育農園(雲林縣西螺鎮59之2號)。
三、 報名資格:15歲至30歲,對雲林縣社區營造有興趣之學生或民眾。
開放團體報名名額45人,個人報名名額15人。每人酌收300元報名費
四、 報名人數:預計招收60名學員。(額滿為止)
五、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6月26日止。
七、 報名方式:請自本縣文化處網站(http://www.ylccb.gov.tw/
四、 報名人數:預計招收60名學員。(額滿為止)
五、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6月26日止。
七、 報名方式:請自本縣文化處網站(http://www.ylccb.gov.tw/
最新消息及本縣社區營造e即通(http://yc.yunlin.gov.tw/index.aspx
最新消息下載報名簡章與報名表,填寫完畢後將報名表郵寄至雲林縣斗六市大學路3段310號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藝文推廣科或E-mail至ylhg68153@mail.yunlin.gov.tw
並與承辦人白麗玲確認(聯絡電話05-5523139)。
八、 錄取公告:104年7月1日(三),公布於本府文化處網站(http://www.ylccb.gov.tw/
八、 錄取公告:104年7月1日(三),公布於本府文化處網站(http://www.ylccb.gov.tw/
。http://tour.yunlin.gov.tw/cul_news/index-1.asp?m=99&m1=13&m2=311&sid=95&id=2542
使用有機肥保持土力雖然不是秘密,但紅斗笠農社能打破過去瓜農無法讓苦瓜輪作的缺憾,現在全年皆可收成。關鍵的農業技術發生在2001年,紅斗笠農社以南瓜頭嫁接苦瓜苗的方式,配合有機質肥料控制土壤酸鹼值,由於南瓜的根系生命力強,即使大雨過後也不怕根部腐爛,而這種栽種方式對抗線蟲的危害也非常有效。當南瓜頭到了生命週期的中後段,再繼續嫁接輔助的絲瓜頭,這樣一來可以讓苦瓜的養分供應無虞,產期可以再延長收成也更加穩定。
☆獨創網室營造小型生態系
在運用有機栽培管理的瓜田裡,紅斗笠農社將白玉苦瓜和蘋果苦瓜混合栽種,有機栽培的苦瓜少了苦味多了幾分鮮甜,巧妙的是有益人體健康的苦瓜素仍然存在,風味口感俱佳,市場接受度很高,目前已獲得TGAP生產履歷與CAS雙項認證。苦瓜一般市場價格每台斤約30元,但紅斗笠農社生產的苦瓜,每台斤市場價格可保持穩定的100元,加上優勢的田園知識所領導的栽培管理,每分地每年可收成可達5000公斤,日採收量比露天栽培提高約1.3倍以上,收益則整整增加了3倍之多。
二、鹿森林觀光休閒農場
阿善師及七嵌武術,曾經是家喻戶曉的經典故事,但對當地而言,西螺七嵌真正意義是先民早期盜匪猖獗,張廖家族為求自保,族人以村里為單位分為『七嵌』之部落,以犄角之勢守望相助,當時以西螺廣興「頭嵌」為中心,向二崙及崙背擴散。目前雲林有幾處紀念西螺七嵌的景點,可前往參觀。振興宮、阿善師墓園、七嵌雕塑公園、張廖祠堂、廣興社區等等,都存留有西螺七嵌的精神。
團體報名表
單位名稱
|
| |||
聯絡人
|
|
電話:
| ||
E-MAIL:
| ||||
7/25社區之夜
表演節目
|
節目名稱: 表演人數:
| |||
參加人員資料
| ||||
姓名:
|
生日: 年
月 日
|
身分證字號:
| ||
性別:□男 □女
|
飲食:□葷 □素
|
聯絡電話:
| ||
緊急聯絡人姓名:
|
緊急聯絡人電話:
| |||
聯絡地址:
| ||||
就讀學校/班級:
| ||||
E-MAIL:
| ||||
興趣:
| ||||
專長:
| ||||
分組作業是否可自行攜帶筆電(貴重物品需自行保管):
□可自備 □無法自備
| ||||
是否有特殊需求:
| ||||
個人報名表
參加人員資料
| ||||
姓名:
|
生日: 年
月 日
|
身分證字號:
| ||
性別:□男 □女
|
飲食:□葷 □素
|
聯絡電話:
| ||
E-MAIL:
| ||||
緊急聯絡人姓名:
|
緊急聯絡人電話:
Cell phone:
| |||
聯絡地址:
| ||||
7/25社區之夜
表演節目
|
| |||
就讀學校/班級:
| ||||
E-MAIL:
| ||||
興趣:
| ||||
專長:
| ||||
分組作業是否可自行攜帶筆電(貴重物品需自行保管):
□可自備 □無法自備
| ||||
是否有特殊需求:
| ||||
PS本報名表不夠使用請自行影印。
附件(一)活動行程說明
104年7月24日至26日(五~日)西螺鎮廣興教育農園,三天兩夜。
時間
|
地點
|
備註
|
第一天
| ||
09:00~09:30
|
報到
|
|
09:30~10:00
|
社區培力營說明
|
來賓致詞
|
10:00~10:30
|
課程說明
|
課程簡介。
|
10:30~12:00
|
嘸講你甘知
|
認識彼此、玩小遊戲
|
12:00~13:30
|
民以食為天
|
社區風味餐
|
13:30~15:00
|
課程:打開社區綠生活:如何串連社群協力社區營造
|
講師:施佩吟
|
15:00~16:30
|
課程:口湖鄉水井社區經驗:青年參與社區分享
|
講師:陳鼎翰
|
16:30~18:30
|
集思廣益
|
訪調準備、晚會活動排練
|
18:30~19:30
|
晚間能量補充
|
社區風味餐
|
19:30~20:00
|
社區散步
|
|
19:30~21:00
|
集思廣益
|
訪調準備、晚會活動排練
|
第二天
| ||
07:00~08:00
|
武動
|
七嵌武術強身
|
08:00~09:00
|
ㄧ日之計在於晨
|
社區活力餐
|
09:00~12:00
|
青年農民力主題工作坊
|
蘋果苦瓜農園體驗、鹿森林、碾米廠參訪
|
12:00~13:30
|
油蔥粿定食
|
紅緞婆的手藝
|
13:30~15:00
|
課程:社區產業的發展
|
講師:黃世輝
|
15:00~15:30
|
小憩片刻
|
|
15:30~17:00
|
課程:從豐岡東方白鸛看台灣的環境共生產業
|
講師:蕭定雄
|
17:00~18:00
|
各組表演準備
|
|
18:00~22:00
|
夏日微風營火晚會
|
社區風味餐、活動表演、營火晚會…等
|
第二天
| ||
07:30~08:30
|
武動
|
七嵌武術強身
|
08:30~09:30
|
ㄧ日之計在於晨
|
社區活力餐
|
09:30~12:00
|
分組實作與成果佈展
|
|
12:00~13:00
|
民以食為天
|
社區風味餐
|
13:00~15:00
|
成果發表與交流
|
社區願景討論
|
15:00~15:20
|
結業式
|
賦歸
|
附件(二)景點介紹
一、紅斗笠農社〈蘋果苦瓜園〉
☆打破苦瓜無法輪作的缺憾

☆獨創網室營造小型生態系
在錏管搭建的隧道棚架裡,紅斗笠農社以獨特的田園管理技術耕耘這片瓜田。在春夏季日照強烈時,需使用日本進口的黑色不織布套袋,讓苦瓜保持雪白色澤,這樣的套袋雖然成本貴了點但是可反覆使用,一點都不浪費。入秋後由於枝葉繁茂,隧道內的光線已受遮蔽就不需要再使用遮光資材,依然可以生產出白皙漂亮的苦瓜。
2005年繼續研發高架網室,在隧道式的瓜棚上方拉高了網室的空間,裡面也進駐了許多新的生產成員:一群麻雀和三櫥的蜜蜂,小鳥會吃掉蚜蟲,小蜜蜂可以幫忙授粉,整個網室裡儼然是個小型的生態系。園區嚴謹的使用非化學性枯草桿菌(Bacillus
subtilis)、溶磷菌等照顧土壤健康;黑殭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輪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等生物製劑防治蟲害。紅斗笠農社除了按照TGAP的標準作業規範要送農藥檢驗之外,在田裡的水漥還養了孔雀魚專司監測水質,雖然自家有嚴格的毒物管理,但為了防範空氣中飄來的農藥,不管毒物來自何方,只要受到汙染便可即時警覺,而全面停止採收。
☆TGAP、CAS雙認證

☆「十大經典神農」吳秋榮
紅斗笠農社的負責人吳秋榮,有著36年苦瓜的種植經驗,現任西螺鎮鹿場社區理事長,身兼苦瓜產銷班的班長,創新的設施栽培方式,與有機化的田園管理,一舉在2007年獲選為「十大經典神農」。從1988年首創錏管隧道栽培,1992年研究在隧道外加網室設施,這個時間點比縣府推動設施農業還早了13年。他的成功經驗不在於讀書上大學,而在於不斷的創新研發。

雲林縣虎尾鎮民吳信華原本在北部從事家俱業,因長期吃鹿茸補身,想想「為何不自己繁殖呢?」於是他在十多年前返鄉,四處學習養鹿訣竅,但因為門外漢吃過不少虧,吳信華仍堅持信念,近年育成率已達九成,將發展為觀光休閒農場,希望成為虎尾的新觀光景點。
吳信華中年身體亮紅燈,靠著吃鹿茸補氣,但乾的一兩 就要兩千多元,長久下來是一筆龐大經費,有天突然想「為何不自己繁殖呢?」於是在虎尾鎮購買土地,四處詢問養鹿人家。
吳信華一開始被人當傻子,一隻10萬元的鹿以30萬元購買,他自嘲就當繳學費,上一次當就學一次乖,經多年的經驗累積,門外漢變成內行人,現在只要看一眼就知道鹿的價值。吳信華說,鹿和其他動物一樣,身體有病痛需靠觀察才知,每年清明節前三個月,公鹿開始長鹿茸,為防止牠們「單挑」損壞鹿茸,必須分開圈養。
吳信華邊養邊累積經驗,現在牧場的育成率達九成,未來將朝觀光休閒農場發展,並結合附近的持法媽祖宮和興隆毛巾工廠等,成為虎尾的新觀光景點。
三、七嵌武術

備註:
104年度社區營造培力營簡章暨報名表
104年度社區營造培力營簡章暨報名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