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與大臺中的開發
有清一代,臺灣漢人移墾社會之建立,在臺灣開發史上佔有相當重
要地位。當時漢人移墾者大致以閩、粵移民為主,而形成早期移民社會
特有之文化現象。
臺中地區早期移民從西部沿海河港登陸,然後輻射狀分布於附近各
地。通常說,泉州人以濱海地區,如:梧棲、清水、沙鹿、大甲等地,
為其移民之大本營。但從早期史料文獻,卻可發現濱海地區留有不少客
家人之歷史痕跡,於此隱約透露客家人之移徙路線。
臺灣早期在土地開發中,客家人所扮演之角色。在族群融合、文化
互動之下,首先規劃開創水利設施,開發臺中平原,為大臺中之社會經
濟繁榮奠定丕基。
早期客家人來自不同縣份,客語腔調各異,有所謂「四縣客」、「海
陸客」、「大埔客」、「饒平客」、「詔安客」、「漳州客」(講客家
話之漳州人,即漳州轄內南靖、平和及詔安等縣客家人)、「汀州客」
(永定縣在清朝時期隸屬汀州府,故「永定客」屬於「汀州客」)等。
另有「福佬客」(福佬化之客家人)、「客底」(改用閩南語為交際語
並已閩南化之臺灣客家人後裔)之稱。
客家原鄉地處山區或丘陵地帶,山區農耕社會是艱辛而保守,於是
培養出一種特有堅毅不拔之民性,平時生活儉樸,吃苦耐勞,為人推崇。
由於客家原鄉為山區地形所困,交通不便,形成閉塞社會,保守而少與
外界接觸。然因生活困苦,男人無不想出外謀求發展,乃衍生一種早期
客家人嚮往海外發展之思維與宿望。
客籍移民與臺中地方開發
以下就清代客家人移民臺中之時間、路線、梯次,予以說明。
大致而言,客家人首先從南部登陸移民,大多在康熙末葉來臺;至雍正
年間再移居中部。另有部分移民在乾隆年間初,居沿海一帶,再往東移
墾。其遷徙主要由於閩、粵分類械鬥造成。經歷史考察,可發現在沿海
地區至今仍保有不少客家祖籍地名,如:「鎮平庄」、「永定厝」等聚
落,以及客家人鄉土神寺廟,如:三山國王、東峰公王等。
臺灣早期移民社會建立,地緣與血緣關係相當緊密,無不聚族而居,
畛域分明,因此劃分為泉、漳、客家等地區。一如上述,臺中沿海為泉
州人之天下;漳州人則沿山區附近而居,如:豐原、神岡、潭子、大雅
等地;而客家人則以山城(東勢、石岡、新社)為其主要分布地,而成
為今日純客籍之大本營。
臺中地區客家移民分布,早期以大埔移民墾首為主導,後來嘉應州
四縣移民為迎合墾首頭家,而盛行大埔音。文化互動結果,客家福佬化
2
亦成普遍現象。
先是雍正元年(1723),大埔縣人張達京以「張振萬」為墾號,首
先開發「下埤」水利,設萬定汴,灌溉岸裡大社附近一帶土地,留二份
水免費提供社番使用,即所謂之二八分水,俗稱為「番仔圳」,即今之
五大汴系統。同時邀同原鄉族人進墾,範圍以岸裡大社、社口、大雅等
地為主。
雍正十一年(1733)張達京組成「六館業戶」出資,從樸仔籬口築
埤引進大甲溪水,至乾隆十二年完成。即所謂之「上埤」系統,擴大灌
溉範圍包括今豐原、神岡、潭子、大雅、北屯及西屯部分地區。同時以
「割地換水」方式而獲得臺中平原大片土地開發權,為臺灣開發史上最
典型的之成功範例。由此可知,早期漢移民與水利開發息息相關。后里
過去稱內埔,開發以張、陳二姓為大姓,屬於閩客混居地帶,南安縣人
張炳文、張圻招、張彥七、張送書及客籍陸豐縣人」一帶黃盛輝,永定
縣人蘇昌龍;武平縣人張祥雲、饒平縣人詹灶運、詹義直等人入墾。「墩
仔腳為閩人張清雲一族開水圳拓墾,日治時期也招來東勢張天機一起開
發。
客籍進墾典型
雍正三年(1726)部議「臺灣各番鹿場開曠之地方,可以墾種者,
曉諭地方官,聽各番社與民人耕種」,於是平埔族境域開始成為半開放
地區,漢人乃陸續進入墾殖。雍正十年(1733)有汀州人由臺中方面向
南地區拓殖,開發霧峰之北柳村、南柳村及丁臺一帶。而海岸平原的山
麓地帶亦成為線性帶狀聚落。在雍正十年(1733)與十一年(1734)之
間,由張振萬所組成六館業戶與岸裡社等訂約,以開鑿葫蘆墩圳(舊稱
貓霧捒圳),引入大甲溪水流灌溉,積極開發臺中盆地。
乾隆初年,臺中附近地區以葫蘆墩為開發中心。乾隆三年(1736)
有向西進至大肚臺地頂上,而建立公館庄。乾隆二十六年(1761)向東
溯大甲溪達土牛。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之有樸仔籬庄。乾隆四十年
(1775)建立有石岡庄。
乾隆五十年(1785)更渡大甲溪建立東勢角庄。至於向南拓展而言,
潭仔墘一帶,早在雍正年間,即有由張達京之兄弟張達朝、張達標等人
開墾。此一期間另有廣東陸豐人黃達文、黃達慶兄弟由葫蘆墩地方南下
拓墾。嗣後陸續有福建詔安人林都、平和縣人李欉等人來墾。加上雍正
年間貓霧捒圳(葫蘆墩圳)開發,入墾者與日俱增。
至於以大墩、南屯為中心之漢人墾殖團體,則在乾隆年間向東擴及
軍功寮,並向東南拓至大里杙、阿罩霧等地。可見當時在整個臺中地區
已有相當發展,而奠定今日大臺中繁榮之丕基。
3
臺中早期客家移民分布及開發
臺中早期客家移民分布,大致可分為海線、山線及市區,茲分別列
述於後:
海線
乾隆初年有陸豐縣人邱姓入墾大甲日南、苑裡附近一帶。隨後永定
余姓從大安港登陸。梅縣人巫朝綱家族亦至大甲地區開發,至道光年間,
已有相當發展。巫氏並任大甲地區五十三庄總理,從事建造大甲城。有
人說海線以泉州人為主流,其實三邑人(晉江、南安、惠安)僅在近海
從事農耕、討海或貿易為業。
清水昔稱「牛罵頭」,客籍鎮平縣人開發今清水區國姓里附近一帶,
至今仍稱其地名為「鎮平庄」。而大埔縣人張姓族人贌耕平埔族牛罵社
土地,並修建三山國王廟(調元宮),現廟址在紫雲岩(觀音廟)南側,
與沙鹿街三山國王廟(保安宮),同樣歷史悠久,至今香火鼎盛。
由上述可知,早期客家人初期先至海線地區開發,後來再遷豐原或東勢
山城附近一帶。
山線
臺中市東勢區之山城一帶為純客庄,早期由客家人之開發,自不待
言。東勢客籍移民大多來自潮州府大埔、饒平二縣人,以及嘉應州之四
縣人為主。茲就葫蘆墩圳流域為中心,特予列述。
一、 大埔張氏家族
臺中平原之開發先驅,以廣東省潮州府大埔縣人張達京及平埔族潘
敦仔等族人之合作,割地換水,開鑿圳路,功勞最著。根據《赤山張氏
族譜》記載,張達京(墾號張振萬),廣東省潮州府大埔縣高陂鎮下灣
村人,生於康熙庚午二十九年(1690)。先是行商閩南,並於康熙五十
年(1711)渡臺初抵南部輾轉而來,踏查山野,原住彰化大竹庄。康熙
五十五年(1716)至大甲溪畔探勘荒地,初至岸裡社附近。時適該地疫
病猖獗,張氏通曉醫理法,就醫之岸裡社族人多能病癒。岸裡社居民感
其恩德,尊崇備至,遂獲得岸裡社族人信任。
張達京於雍正元年(1723)因耕墾需水,而取水必先立碑劃定該社
地界,乃與岸裡社(今大社)第二任土官阿藍之子潘敦仔等,以「割地
換水」之方式,在朴仔籬口獨資築埤,引進大甲溪水至田疇灌溉。所採
「割地換水」方式,係以「漢八,番二」之比率分水,以灌溉今神岡鄉、
大雅鄉等全部面積達一千餘甲之土地。此乃今葫蘆墩圳下埤支線區域,
亦為葫蘆墩圳開創之緣起,更是大臺中開發之啟端。
4
大埔張家來臺後,大房張達朝更以「張承祖」墾號開拓「阿霧林」
(今潭子鄉頭家厝)。張達京堂叔張任梅、張任育等人,遂在今豐原區
南坑地方開發,各建基業。
張達京育有六子,仕華、鳳華均為歲進士(貢生出身)。後裔多,
如今已散佈神岡、豐原、石岡等各地,並組成張五合、張七貴、張雙生、
張兩美、張萬春祖嘗會。至今豐原尚留傳著名所謂的「張百萬」家族。
由於人才輩出,聲名遠播,更提升其後代子孫的聲望。於是同治年間興
建「萬選居」大宅院,至今為政府列為歷史建築。宏偉壯觀古厝,百年
風華,正突現著客家大伙房建築最佳風範。 (參見《大埔客家張氏發
展史》)
二、鎮平李姓家族
鎮平縣舊屬嘉應州,屬「四縣人」之列。乾隆年間,鎮平縣(今蕉
嶺)人,李、謝、廖、徐、吳姓移民大批湧進,以岸裡社為其開發據點。
後來更以開拓北庄、社口等地,遂結集為客家人之大本營。
乾隆五十一年(1786)大里杙莊(今大里區)林爽文起事抗清,地
方不靖,民不聊生。監生李安善(喬基)遂組成鄉勇守護鄉里。前後奮
戰二十餘次,以驍勇著稱。事見清《碑傳集》。後人為追弔其忠烈,遂
修建義民祠於今之「紅圳頭」。
三、詔安呂姓家族
三角仔村呂家,原籍詔安縣官陂社。其先世呂祥省在乾隆三十六年
(1771)攜家渡臺,初居瓦窯庄(今潭子區)。至乾隆五十五年(1792)
始遷住於此。世代篤農成家,而蔚為地方翹楚。同治五年(1866)新建
筱雲山莊,甲第壯麗而冠於海東。
同治八年(1869),為地方造育人材,特在岸裡社側新建「文英書
院」,並聘舉人吳子光講學於此。光緒十四年(1888),呂賡年中式舉
人,書香繼代,有「海東三鳳」之稱。至今猶為地方豪族。
四、 鎮平吳姓家族
岸裡吳家,原籍鎮平縣(今蕉嶺)神岡社人。其先世吳維信於乾隆
年間來臺,初居岸裡社(今神岡區岸裡里),由經營有方,遂在此置產
業。後因分類械鬥迭起,族人多入墾內山一帶,或移居銅鑼、大湖等地。
道光十七年(1837),吳子光再度來臺,初居岸裡社,並獲識三角仔庄
殷戶呂世芳。後來受聘講學於文英書院,從此地方文風大振,人才輩出。
同治四年(1865),吳子光中式是科第五十二名舉人,遂在今銅鑼鄉樟
樹村,修建「雙峰草堂」,畢其終生。除從事教育工作外,著作頗豐,
至今學術界咸認為早期臺灣文學之先驅。
5
五、 陸豐林姓家族
社口林家,祖籍惠州府陸豐縣人。其先世於康熙末年來臺,初居牛
罵頭、武鹿等地(今臺中市清水區)。後來始移至社口庄,務農為業,
家道大昌,遂為地方巨族。
同治九年,林振芳以例貢生捐授中書科大夫職銜,遂將宅院改稱「大
夫第」。後來地方林姓族人共同推舉為林家族長。光緒年間,林伯璿、
佐璿兄弟均取進府學(俗稱秀才)。林家人丁眾多,且其融洽和樂,為
地方所稱道。
市區
一般而言,臺中市區早期客家移民,以現在行政區而分,大致可分
為南屯、西屯、北屯區等。後來因大批漳州人進墾,原有客籍福佬化,
為「漳州客」大本營。
臺中地區漢人移民進墾,以閩、粵籍移民為主,並積極從事土地開
發活動。以臺灣中部開發而言,即有以民間組織模式在土著族與漢人合
作開拓模式先例。在族群融合文化互動之下,首先規劃開發水利設施,
並組成「六館業戶」進行開發,以擴大灌溉面積。
先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起,中部濱海地區原住民,連年發生
叛變。當時北路參將張國(晉江人,後調定海總兵),平定亂後,於康
熙四十九年(1710),由其部屬、族人招佃開拓貓霧捒社附近一帚荒野,
遂漸成聚落;如:今南屯之鎮平庄、永定厝等地,即由大墾戶劉源沂、
黃鵬爵等人所主持。當時張國雖招佃墾成「張鎮莊」,即今南屯附近一
帶。惟生番擾害,迨康熙五十八年(1719),總督覺羅滿保,飭令毀莊
散佃。至今鎮平庄附近,尚有「破大厝」小地名,似與毀莊有關。
一、 犁頭店
早期移墾社會,急需農具製造供給,於是「犁頭店」於焉成立,此
即今南屯原地名之由來。客家人因原鄉山區生活難辛,向海外謀求發展
為其最大宿願。初期以嘉應州、潮州府、汀州府之客家人移民至此拓墾,
隨後大批詔安客亦至馬龍潭附近開發。
犁頭店乃今南屯之舊稱,位於臺中市西南部,地處大肚臺地之南段
東側緩斜面,有土庫溪、排仔溪從北向南,貫穿而過,平疇沃野,為臺
中市重要農業區。
南屯地區原為平埔族(巴布薩)貓霧捒社之所在地。康熙末葉,初
由定海總兵張國等招佃拓墾。雍正十年(1732),設貓霧揀巡檢衙門。
翌年初置汛防,臺中之設官自此始。
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抗清事起,當時犁頭店、大里杙之
6
街肆毀於兵火。事後重建家園,農具製造與販賣,大量需求,於是街道
商舖以製造農具犁頭等最著,地名因此而得稱。
乾隆年間,詔安人廖姓移民更從二崙移墾。而平和縣人賴、張、何、
陳姓移民以馬龍潭附近為據點,聚族而居。後來遂成為地方之大族,並
以漳州客移民為其主流。
緬懷當年岸裡社所請墾土地,遂為漢人移民社會所建立。客家庄有
永定厝黃姓、鎮平劉厝庄、三塊厝江姓,同時亦奠定大臺中發展繁榮之
基礎。
二、 西大墩
西大墩為今臺中市西屯區之舊稱。因與東大墩(臺中市區舊稱)對
稱而得名。大正九年(1920)日本殖民政府修改地名,而簡稱為西屯。
今臺中市區舊稱之 「東大墩」則未沿用。
溯自乾隆年間,岸裡社通事張達京(墾戶張振萬)邀同漢人組成「六
館業戶」,開鑿葫蘆墩圳,向岸裡社以割地換水方式,而取得南至「大
姑婆莊」之開墾權,則已達此地界。今西屯地區仍以廖氏為大姓,具有
血緣聚落之特色。
西屯廖氏早期來自詔安縣官陂社坪寨村,如今廖氏建有祖祠十餘座
為其標誌,且多尚武,蔚為地方風氣。
三、馬龍潭
馬龍潭為今西屯區龍潭里之舊稱。馬龍或稱馬鳴,其地名譯自平埔
族語(Hematarin),其意為祭祖靈地,又稱「馬粦」為其社部落。毗
鄰下七張犁庄,早期係賴姓聚落,建有祖祠。同治十三年(1874),本
地廖有富、廖江河兄弟恃其豪強,霸佔西大墩附近十二庄張家土地(北
至廣興庄,即今八張犁)。事後,官府抄沒佔地充公,今本地有不少以
「抄封」為地名,即與此事有關。(參見《西大墩史》)
四、三十張犁
北屯舊稱三十張犁,早期為平埔巴宰族(岸裡社)所屬荒埔地。康
熙五十四年(1715),岸裡社土官阿莫請墾。雍正年間,由六館業戶鑿
圳開墾後,由六館業戶之「秦登鑑」分配所得份額三十張,此即地名之
由來。開拓初期所墾成土地之面積有一五○甲(按開墾時每張犁以五甲
地計算)。大正九年(1920),以其地處大墩街之北而得稱,改名為「北
屯」。三十張犁之東南方有「頭張」、「 尾張 」二小村,可能即為當
年拓墾之起迄點。由頭張向南開墾至尾張,共有三十張土地。
康熙末年,初有平和縣人(原籍詔安縣田心社)賴天、賴帝、賴日
明、賴福富等入墾於此。乾隆四十年(1775),復有賴雲從、賴玩生、
7
賴利生、賴振淵、賴寬等人,自祖籍地平和縣心田社赤嶺村來臺中開墾。
並將開發土地以五分比率,分為兩庄,即今三分埔、二分埔。賴雲從(第
十五世)有五子:天水、天仙、天河、天露、天在等兄弟。遂由三分埔
移居「賴厝廍」開拓,設蔗廍,從事製糖生產銷售,地名因而得稱。相
傳「賴厝廍」開發初期,並未參加水份。後由賴雲從後代所規劃開拓,
見諸古文書。於乾隆末葉,三十張犁秦登鑑之土地權,早為賴家所取代。
賴家蔚為地方巨族。(參見《三十張犁與賴氏沿革》)
五、三分埔
三分埔即今臺中市松竹里所在。其地名之由來,與墾首劃分墾成埔
地之分配額有關。南鄰二分埔,當年係由賴姓移民至此拓荒落籍。後來
建有多座祖厝。五美堂樹德派後裔賴日貴,生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
有清一代,例授歲進士(貢生),平時善營積,躍居當年臺中首富,名
噪一時。
六、大里杙
大里舊稱大里杙。早期以大肚溪河運可達,設站集貨物於此。初設
停船杙、舟楫,方便為當年營運糧食(稻米)往返大陸之內河口港。
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貴抗清之役,清廷派南澳總兵藍廷珍來臺征
討。事平後,藍氏以此地肥沃,遂募「官佃」模式開拓,而後形成「隆
恩堵」(隆恩租係官租之一種)。
雍正三年(1725),上憲發現臺灣土地拓墾日廣,而所收田賦有限,
於是勸藍氏獻出491 甲充公。惟不久又發現尚有五百多甲,可見當年土
地開發已有相當發展。(參見《大里杙與隆恩租》)
乾隆初年,有平和縣人林元章等人來墾。乾隆十一年(1746),林
石以及詔安太平寨曾玉音等人又至。由於大批移民進墾,遂成臺灣中部
大聚落。有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四諸羅、五竹塹、六大里杙」
之稱,可見當年繁華景象之一斑。http://www.hakka.taichung.gov.tw/lp.asp?CtNode=2938&CtUnit=1186&BaseDSD=7&mp=126010&xq_xCat=0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