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15年會:多重地景的人類學10/3-4政大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15年會:多重地景的人類學
時間 * 2015年10月3至4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2段64號) 主辦單位 *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 聯絡人 * Tel: 02-2939-3091#50518、50552;E-mail: tafea@gate.sinica.edu.tw 連結網址 * http://www.taiwananthro.org.tw/conference/1621 內容簡介 *

會議主題:多重地景的人類學(Multiple landscapes of anthropology)
時間:2015年10月3至4日(周六至周日)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2段64號)
主辦單位: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

回顧近七年來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的主題,從2008年〈人類學的挑戰與跨越〉、2009年〈艱困時局下的人類學〉、2010年〈人類學視界@臺灣〉、2011年〈民族、民主、民生:人類學的場域〉、2012年〈區域研究@臺灣人類學〉、2013年〈田野就在你身邊〉,到去年(2014年)〈當代人類(學)處境〉可以看出國內人類學的關注情境,大都集中在學科本質、研究取向的專業性與現世關懷、及其實踐意義等面向上。但人類學者投身研究場域的多樣性,及其所得到的各種觀察層面的反饋,也反映出研究者與周遭環境之間的認知關係,可能還存在許多值得深入探究與理解的對應模式。而今年年會主題訂為〈多重地景的人類學〉,就是希望在此前提下,藉由不同意義下的「地景」概念,來探討人類學研究者的自我定位觀,在當代複雜且意義多元的情境中,如何產生必要的反思與評估,以開展並落實人文關懷的正面意涵。

無論是從地景的衍生概念來檢視人類學的研究取向,還是從人類學的視野來還原地景觀點的多重意義,人類學結合多重地景的詮釋面貌,就如同視鏡的功能,可以產生各種角度的直射與折射效應。這種地景內涵,可以是自然生態的,也可以是文化的、社會的、族群的與性別的。而地景的視野,可以涵蓋虛擬與現實、同質性與異質性、結構與非結構、原生與建構、權力與支配等各種不同的分析向度。這些都是從研究者所身處的情境為中心,透過多重地景概念的認知,讓研究者更能掌握研究對象所顯現的各式各樣的觀察面貌,進而提供更有說服力的比較與詮釋觀點。另一方面,人類學的多重地景,也意味著跨學科觀念的匯聚交集與分流。這幾年來,學會年會的主題及其所引發的討論,很重要的一個部分都是在檢視當代人類學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之間的互動效應,以及如何讓人類學的觀察視野及關懷力度產生更大的社會影響與共鳴。而本次年會與東亞人類學學會(EAAA)合辦並以〈多重地景的人類學〉為主題,也是希望能將此一學科間的互動效應與社會影響,透過「東亞地景」的多樣性呈現意義,來開展並提升另一種跨國人類學視野的可能性。

為持續去年年會擴大參與的成效,本次年會亦誠摯邀請碩、博士研究生及近年獲得學位的新科碩、博士,和與會者分享各自開發之新創主題與相關議題。除大會主題外,其他主題的panel或個別論文,也歡迎投稿。有關籌組panel、線上投稿流程、專題活動規劃、與EAAA互動交流等事宜,屆時年會籌委會亦會於學會網頁公告並與各位同仁保持密切聯繫。

See more at: http://www.taiwananthro.org.tw/conference/1621#sthash.ImAdUkGa.dpuf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