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

2016藝術社會學研討會:審美的自我生成與社會構成5/20 東海大學

2016藝術社會學研討會:審美的自我生成與社會構成
時間 * 2016年5月20日(週五) 地點 * 東海大學社會科學院,SS525會議室、SS312-2會議室(臺中市臺中港路三段181號) 主辦單位 *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聯絡人 * 王美淳,E-mail: d10055001@thu.edu.tw 連結網址 * https://sites.google.com/site/2016sociologyofart/home 內容簡介 *

9:30-11:00
►SS525會議室
審美的內在性、偶然性與社會性——Marcel Duchamp的藝術現象分析(洪儀真,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誰是「前衛」的嫡長子?——論抽象表現主義與普普藝術的審美問題(顧素琿,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歷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從「知曉」到「能夠」:當代藝術審美價值之社會轉型(陳逸淳,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SS304會議室
Argenteuil 的時代眼光:品味,矛盾,自主性(孫榕,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研究生)
董其昌書畫論的審美判斷與社會過程(倪婉萍,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生)
面臨重構的美學——從法阿斯(E.Faas)的親感覺論美學看美學的價值轉變(馬詩晴,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生)

11:10-12:40
►SS525會議室
觀看的逆襲——中國社區影像教育的美學與政治(蔡慶同,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副教授)
臺灣小確幸世代認同地景的「小」美學(莊佳穎,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創意市集中的美感反身性實踐(邱炫元,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翁芷雲,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研究生)

►SS304會議室
摩登時代——從殖民現代性看日治時期聲音地景(吳雅婷,臺南應用科技大學音樂系副教授)、(蕭伊伶,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糖蜜風景——甘蔗作為日治時期視覺圖像中的地景與象徵(蕭伊伶,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馬來西亞吉隆坡地區中文獨立音樂節參與者互動關係之研究(陳筱燕,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研究生)

13:30-14:30
►SS525會議室
【專題演講】
指派的掙扎:從楊牧〈台灣欒樹〉論詩的空間性與藝術創造力(石計生,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暨系主任,臺灣藝術與文化社會學學會理事長)

14:40-16:10
►SS525會議室
臺灣傀儡戲的儀式劇場功能(石光生,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
公共領域中的藝術行動與美學介入(陳泓易,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助理教授)
威權政體中藝術創作自主的可能性:以的民族舞蹈創生為例(徐瑋瑩,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

►SS304會議室
籠中鳥蛋:論馬格利特作品圖像中的再現終結與禪意解放(高榮禧,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藝術正棲身於自身的消失中——布希亞論藝術的消失(黃宏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懷舊、憂鬱與浪漫——一個(跨)時代審美觀的建立及其脈絡(張義東,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16:30-18:00
►SS525會議室
Georg Simmel 的美學社會學(鄭志成,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生活風格的自我搬演(黃聖哲,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
支離破碎的審美主體性與共同體:儂熙與巴代耶思想對負面情緒審美經驗之啓發(陳孟熙,東方設計學院通識中心暨影視藝術系助理教授)

►SS304會議室
兒童導覽與文化資本:一個優勢學區國小課後社團的經驗與意涵(孔建宸,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紀念先師 John Urry]科技創新下的美學感知重塑:談觀者對三維數位列印介入之藝術創作的感知結構(賴嘉玲,臺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所助理教授)
後批判時代的美學自主:從在地美學反思藝術社會學(黃金盛,美國紐約社會研究新校社會學博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