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2日 星期五

第7屆文學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研討會5/26-27台北

第7屆文學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 2016年5月26至27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 北一女中至善樓(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65號) 主辦單位 *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香港教育學院人文學院文學及文化學系、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國文學科中心 聯絡人 * E-mail: ndhusl.conference@gmail.com

             連結網址 * http://www.sili.ndhu.edu.tw//files/90-1041-13.php 內容簡介 *

5月26日
13:20-14:20
【專題演講1】
談翻譯的意義(鄭清茂)

14:30-15:30
【專題演講2】
不可兒戲的戲劇翻譯:以余光中譯《不要緊的女人》(A Woman of No Importance)為例(單德興)

15:50-17:20
【論壇:文學的跨國出版】
主持人:楊翠
與談人:梁春芳、嘉世強、黃碧君、龐文真

5月27日
8:50-10:20
►4樓國文科專任教室
主持人:朱曉軍
50-60年代台灣香港新批評跨區域傳播現象研究(顏訥)
講評人:王鈺婷
冷戰結構下香港之於南洋小說的文化傳播意義——以泰國華文小說為例(1950-1960)(翁智崎)
講評人:楊宗翰
典範的轉移:夏志清、劉心皇、司馬長風中國文學史中的魯迅形象建構(楊傑銘)
講評人:范宜如

►2樓會議室
主持人:宋如珊
美援文藝體制與1950年代台港文學的傳播:以亞洲出版社為觀察對象(王梅香)
講評人:趙稀方
西詩及西詩中譯對新詩形式的啟發:以卞之琳和馮至等人為例(余君偉)
講評人:洪淑苓
大眾傳媒與新詩的生成(李怡)
講評人:劉正忠

10:30-12:00
►4樓國文科專任教室
主持人:陳國球
多重語言間的意義流轉:電影《賽德克巴萊》的字幕翻譯(李依倩)
講評人:林文淇
光影中的冷戰——以1950、60年代星港兩地電影互動為研究對象(金進)
講評人:陳國球
1960年代的香港:電影與文學的現代主義(黃淑嫻)
講評人:盧非易

►2樓會議室
主持人:王潤華
《紅豆》與戰前香港文學(趙稀方)
講評人:須文蔚
文化傳承與創新:新加坡《回味》之接收分析(林怡潔)
講評人:李有成
王敬羲與香港版《純文學》的流轉(陳智德)
講評人:封德屏

13:00-15:00
►2樓會議室
主持人:過常寶
關於現當代中文文學的韓文翻譯——根據翻譯實踐與調查(金惠俊)
講評人:崔末順
台裔作家的台灣/中國書寫——以陳舜臣、東山彰良為中心(垂水千惠)
講評人:林淇瀁
轉換聲口或其他:英譯周頌與九歌的引號意涵(施湘靈)
講評人:過常寶
The protean art of negotiation: ontranslating modern Chinese poetry intoEnglish(梁欣榮)
講評人:廖咸浩

13:30-15:00
►4樓國文科專任教室
主持人:趙稀方
五四、古典、現實、現代主義:艾山轉化、跨越與流動的現代詩歌與詩學(王潤華)
講評人:李癸雲
林語堂的跨文化傳播策略及當代啟示(沈慶利)
講評人:何致和
突破零輸出:大陸當代幻想文學的創作與傳播現狀(錢曉宇)
講評人:吳明益

15:20-16:50
【主題論壇:臺灣文學外譯】
主持人:吳明益
與談人:唐薇、Johannes Fiederling、Darryl Sterk、天野健太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