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海基會已成民主與廉能的反面示範2014-10-21
政府就像蘋果,如果看到紅紅的果皮居然冒出蟲子,可以肯定這顆蘋果一定是從果核開始整個都腐爛了。同樣的,政府的治理如果在單一事務出現弊端,而經確認是結構性的問題,那麼就很有可能在各個領域都會違背人民的期待。昨天,在立法院難得引起朝野立委一致抨擊的海基會存廢與調整爭議,就是執政者腐敗的再一章。
立法院預算中心新近完成了一份報告,其中有幾個重點,既客觀又理性。一,海基會明年度預算為三億零八百多萬元,人事預算不減反增,達一億五三九五萬元,較去年的一億三三二五萬元與今年的一億五二六一萬元,增幅分別為十五.五四%與○.八八%。二,海基會明年度員工人數一一三人,平均每人每年人事費達一三六.二萬元;反觀監督海基會業務的陸委會,明年的每人每年人事費卻是一三一.五萬元。三,陸委會明年度要補助海基會一.九六億元,占海基會收入的六七.六九%,海基會的人事費與這個數字相較,幾占八成。
所有的納稅人看到這些統計,不得不自問:在兩岸談判已由陸委會及政府相關部會取代,海基會高官只剩下出面簽字功能的情況下,我們同不同意這個政府拿大家的辛苦錢,去養一百多名平均月薪十一萬多元的財團法人成員,而竟連節約縮編等組織改革都不准置喙?
海基會成立於一九九○年的背景,有其白手套的意義,廿四年後的今天,時空發生很大的變異,其接受政府委託的任務,隨之有了相當的變動。從業務內容來看,過去海基會主要職掌有二,包括兩岸協商談判,如辜汪會談,以及事務階層的文書驗證作業;現在,陸委會與各部會已經直接與中國各單位對口對話,工作大量旁移,僅餘文書驗證事項。故由各種績效評量,萬無工作大量減少、人事成本卻要暴增的道理。
林中森董事長在國會辯稱,他的月薪廿四.六萬元,扣除房屋租金、水電費、電話費,不會比政府特任首長十九萬元多。對於海基會一級主管薪資十二至十七萬元,已是勞動部調查民間中階主管的一.八倍到二倍,林中森則回嘴要與民間企業的經理比。這等層次的發言水準,讓人憶起辜振甫以降所有前董事長都是不支薪的榮譽職,而辜老在中國被譽為「羽扇綸巾」,林中森在對手心中的評價又是如何呢?
這時,該究問的是,誰請這樣的角色來擔任如此象徵意義極大的職務?擁有實質人事權者真正的目的為何?追本溯源,當然是馬總統兼國民黨主席,他在用人上顯然出了以私害公的大問題。這個公,不僅僅是請一百多名經理來辦理證件核發、法律諮詢,無端讓人民荷包失血的笑話,更牽涉到過高人事費勢必排擠政府法定業務推展,完全違背了海基會設立的宗旨。如果,海基會甚且發生不依法行政,破壞行政中立之情事,那麼立法委員昨日責難海基會是盲腸,恐怕不如說是腫瘤,更切合事實。因為其存在,對台灣的民主已具有破壞性。
有關海基會淪為國民黨特種黨部的疑慮,早在前任江董事長於二○一二年大選時的言行已備受訾議。於今的林董事長,國會不妨查看其行事曆,了解他自上任以來密集前往中國的旅程,都在處理哪些公務?其為國民黨前秘書長的出身,是否延續到海基會從事台商動員?這次台商組織「台企聯」公然宣稱要金錢與人員返鄉支持國民黨,凸顯了海基會更須攤在全體公民面前,接受檢驗。
林董事長所謂「海基會目前仍是無可取代」,當然所言差矣。因為,在民間,幹練的企業管理人都算得出來,只要不腐化,海基會絕對是務必改組的首選,海基會繼續膨脹下去,就是政府廉能的反面示範。這污點,靠口水是洗刷不掉的。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2334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