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專訪義美總經理高志明 揭食用油「不能說的祕密」

【財訊雙週刊】專訪義美總經理高志明 揭食用油「不能說的祕密」
高志明強調,油品管理應以海關為基準,海外先溯源、分流,國內要分廠、分照,才能杜絕問題。

(台北訊)躲過近年諸多食安風暴,對食品製作細節瞭若指掌的義美總經理高志明,在最新一期《財訊》為民眾解說「油風暴」的緣由與解決之道,他直指核心說:「東西搞到最後要靠檢驗才能吃,真是悲哀。」

高志明先教導民眾算豬油成本,「自己買豬粄來炸油,1公斤已經要100元;真的豬油,1公斤要150至200元才夠成本,先前強冠1公斤賣50元,算是貴的了,郭烈成賣給強冠,1公斤才30出頭。可能嗎?那是什麼油?」

「製油的過程要精製精煉,經過脫酸、脫臭、脫色3個製程,什麼味道、顏色都脫掉了,怎麼會獨留豬油的味道?」高志明解釋,台灣許多廠家都買經過二、三手的油來再精煉,根本難以知道最原始的原料究竟是什麼,也讓原本老實搾油的廠家缺乏價格競爭力,劣幣驅逐良幣之下,市場上就充斥低價、來源不明的精製油。何況,現在精煉技術優良,在脫酸脫臭脫色後,即使是經過檢驗,脂肪酸的組成,已經跟真正的豬油非常接近,往往難以分辨。

高志明更點出回收油去向的隱憂,「台灣每年有8萬至9萬噸食用廢棄油,環保署只收了2萬多公噸,6、7萬噸不見了,『郭烈成』只有一個嗎?基隆廟口的廢油會載到屏東煉製嗎?」

《財訊》詢問,這些油到底可不可以吃?高志明說:「可以溶於油的物質有數萬種,有毒物質有幾千種,沒有人能檢測得出來,因為根本沒有人能夠回答。」
如何管理?高志明有一套建議:政府應該用海關作為基準點。在進海關之前,要做溯源分流管理。溯源,是看從哪些地方來的;分流,就是要清楚告訴海關,進的是什麼用油。

「通關後,就要分廠、分照。分流後,飼料用油農委會管、工業用油是經濟部管,食用油就是衛福部負責。」高志明建議應改變稅率,不要讓業者有逃漏稅的動機;而且現在廠都在一起,未來讓飼料用油只能去飼料廠,食品油只能去食品廠,分廠分照就能解決大半問題。

高志明認為,現在政府應該出面,以「教育、輔導、協助」三管齊下,協助消費者與餐飲業,像現在政府一直派人查攤商,過去夜市的廢油是由小蜜蜂收,以1公斤5元或10元回收,「郭烈成們」做成20多元,再賣給強冠;但現在,廢油從有價廢棄物到現在沒有人敢收,小蜜蜂反而要求出錢才願意回收,結果就造成攤商直接把廢油倒入水溝,問題更嚴重。他認為,政府只會派人去嚴查處罰,應該是要協助商家解決問題才對。

(全文詳見財訊雙週刊462期高志明剖析食用油「不能說的祕密」精煉油原料難分辨 市場劣幣逐良幣)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1022/492408/
文/曾嬿卿、陳彥淳

「你們來聞聞看這是什麼味道?」訪問還沒開始,義美食品總經理高志明就拿了2小瓶樣品油,請記者先聞,「這是牛肉泡麵!」「這是肉燥泡麵!要什麼牌子都有。」完全就是泡麵調理包的味道,但是,瓶子裡裝的,就只是香料。

「製油的過程要精製精煉,經過脫酸、脫臭、脫色三個製程,什麼味道、顏色都脫掉了,怎麼會獨留豬油的味道?你們聞到的,是用香精添加的味道。」高志明一語道盡台灣食用油的祕密。

肉燥泡麵沒肉燥、調理包全是香料製成

躲過近年諸多食安風暴,對食品製作細節瞭若指掌的高志明,解說「油風暴」的緣由與解決之道,直指核心說:「東西搞到最後要靠檢驗才能吃,真是悲哀。」

他教算成本,「自己買豬粄來炸油,1公斤已經要100元;真的豬油,1公斤150200元才夠成本,先前強冠1公斤50元,算是貴的了,郭烈成賣給強冠,1公斤30出頭。可能嗎?那是什麼油?」

然而,每個廠都買經過二、三手的油來再精煉,根本難以知道最原始的原料究竟是什麼,也讓原本老實搾油的廠家缺乏價格競爭力,劣幣驅逐良幣之下,市場上就充斥低價、來源不明的精製油。何況,日商精煉技術優良,正義就找了FUJI OIL、強冠找月島,在脫酸脫臭脫色後,即使是經過檢驗,脂肪酸的組成,已經跟真正的豬油非常接近,除非特別檢驗其他項目,例如之前頂新驗出鉻等微量元素,否則難以分辨。

問題是,究竟這些油廠進口的是什麼油?食品用油?飼料用油?甚至還有工業用油?

據了解,粗油在沒有精製前,並未分飼料用或人食用,但品質有好壞之別。業界多認為,由歐美澳洲進口的油,品質較佳,但從東南亞、越南、香港等地進口的油,很可能是各種回收油先精煉後再進來台灣,就算台灣做檢驗,只要符合幾個檢驗項目如酸價、過氧化價即可。

其實,台灣民眾最憂慮的,並不是「偽豬油」,而是究竟有多少回收油,經過精煉的程序後,搖身變成食用油?

目前已知的強冠、頂新、正義,都有從香港或越南來的回收油,業界推估中國廢油應有500萬噸,到哪裡去了?而前陣子被收押的郭烈成,則是確認用回收油煉製,只是,「台灣每年有8萬至9萬噸食用廢棄油,環保署只收了2萬多公噸,67萬噸不見了,『郭烈成』只有一個嗎?基隆廟口的廢油會載到屏東煉製嗎?」高志明問。

近幾年台灣進口油的比率大量增加,尤其是從香港和越南進來,讓人感覺「毛毛的」,這些油到底可不可以吃?「可以溶於油的物質有數萬種,有毒物質有幾千種,沒有人能檢測得出來,因為根本沒有人能夠回答。」高志明表示。

往者已矣,未來究竟要怎麼管理?高志明認為,政府應該用海關作為基準點。在進海關之前,要做溯源分流管理。溯源,是看從哪些地方來的;分流,就是要清楚告訴海關,進的是什麼用油。

Photo Credit: Solomon203 CC BY SA 3.0

政府應從海關溯源、分流管理
進口後確實分廠、分照

「通關後,就要分廠、分照。之前分流後,飼料用油農委會管、工業用油是經濟部管,食用油就是衛福部負責。」高志明表示,全台做油大廠證照裡都有飼料廠、飼料用油,也有食品廠、食品用油,由於目前食用油關稅20%,飼料油6%,讓部分業者以飼料油名義進口,反而難以管理,他建議應改變稅率,不要讓業者有逃漏稅的動機;而且現在廠都在一起,可以先把管子切開,讓飼料用油只能去飼料廠,食品油只能去食品廠,分廠分照就能解決大半問題。

2011年塑化劑事件時,高志明也向馬英九總統提過,他反對重罰,認為這種方式只會關到人頭。像這次油商很多都是在國外,或如「郭烈成們」先精煉,再賣給大廠;出事後,大廠都搖身成為「受害者」。

高志明認為,現在政府應該出面,以「教育、輔導、協助」三管齊下,協助消費者與餐飲業,教育他們油的成本與注意來源,並輔導商家選擇可信賴的油,而不是像現在,政府保證也出事,換一家中一家,根本不知該用什麼油。

第三要協助業者。政府一直派人查攤商,過去夜市的廢油是由小蜜蜂收,以1公斤5元或10元回收,「郭烈成們」做成20多元,再賣給強冠;但現在,廢油從有價廢棄物到現在沒有人敢收,小蜜蜂反而要求出錢才願意回收,結果就造成攤商直接把廢油倒入水溝,問題更嚴重。他認為,政府只會派人去嚴查處罰,應該是要協助商家解決問題才對。

在業界,高志明對食品業的專業程度,眾所周知,因為他盯得嚴、管得細,各種食品會議,別家都是專業經理人出席,只有他親自去開會,了解問題。

自認是業界烏鴉的高志明更關注政府作為、業界動態,「你看SGS(台灣檢驗科技公司)報告,以前最後都會標明,本檢驗報告只對檢驗樣品負責;這個月開始,因為我們食藥署的天才官員說過,『合格但不一定合法』,所以,現在SGS報告又加一句,『檢驗樣品的結果是合格的,但不表示原料來源是合法的』,唉!」高志明的無奈,恐怕更是全民的無奈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