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影音藝術廳放映【她者觀點-女性專題影展】12/4.10國美館

影音藝術廳放映【她者觀點-女性專題影展】

活動圖片

場次資料

場次場地人數費用
影音藝術廳放映【她者觀點-女性專題影展】googleMap連結 影音藝術廳Media Art Center - 

活動簡介

本專題結合「2016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透過女性觀點詮釋及女性議題影片,反映女性參與社會、政治、藝術、文學等各個獨立面向,真實記錄女性生命歷程,特寫人物內在世界的心境影像,推疊出屬於各自的生命經驗,傳達女性在時代變遷下所面臨的挑戰及逆境中的堅強韌性。

活動內容介紹

放映內容分為四面向-
1.社會:記述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在死亡威脅下仍為了兒童及女性受教權全球奔走-《我是馬拉拉》;描繪日治時期台灣流行音樂發展,同時帶出1930年代社會現況與女性的社會地位-《跳舞時代》;2.政治:領導同胞走向民主,展現捨身取義的偉大情操-《翁山蘇姬:無畏的女人》;勇於捍衛理想並努力實踐自身論述-《漢娜鄂蘭:真理無懼》;3.文學:本片近距離展現了聶華苓的流亡人生,文學成就及人格魅力-《三生三世聶華苓》;4.藝術:跨越傳統美學並拓展女性藝術風貌,呈現「她者」的獨特觀點-《以亞洲女性藝術之名》、《洪素珍》、《侯淑姿》;透過詩意影像傳達生命動能-《行者》、以肢體揮灑舞台的藝術人生-《看見:許芳宜》。

「2016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影片資訊。

【放映影片】
《我是馬拉拉》、《翁山蘇姬:無畏的女人》、《瑪拉的故事》、《漢娜鄂蘭:真理無懼》、《行者》、《看見:許芳宜》、《以亞洲女性藝術之名》、《洪素珍》、《侯淑姿》、《跳舞時代》、《三生三世聶華苓》、《中非少女漂流記》、《等待八月》、《愛琴海:死亡之口》、《漿果之罪》、《在星空之下》、《漂過海的牽絆》、《觀漁》、《迎向邊疆公路》、《那父那子那馬》、《尋找小村醫生》、《我願意...然後呢?》、《親旅行》、《老爸傷腦筋》、《記憶迴廊》、《寄伴》共26部影片。

【映後座談】
2016 / 12 / 4(日)
15:00《在星空之下》放映
16:30 與談人︱馬藹萱 教授(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
2016 / 12 / 10(六)
15:00《尋找小村醫生》放映
16:30 與談人︱鍾佳陵 導演

【影片簡介】
1、《我是馬拉拉》Malala:A Girl From Paradise
    莫辛.亞巴斯Moshin Abbas︱2014︱60分
馬拉拉,2014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來自巴基斯坦史瓦特河谷的她,因大力為失學孩童爭取受教權而挨了子彈。鬼門關前走一遭的馬拉拉,迄今仍不斷受到恐怖組織的死亡威脅,依然堅持爭取並捍衛孩童、女性的受教權,在今年成為諾貝爾和平獎有史以來最年輕得主。

2、《翁山蘇姬:無畏的女人》Aung San Suu Kyi : Lady of No Fear
     Anne Gyrithe Bonne︱2010︱58分
由丹麥導演Anne Gyrithe Bonne的《翁山蘇姬:無畏的女人》從2010年11月翁山蘇姬被釋放說起,在翁山蘇姬與其夫婿Michael Aris的朋友見證下,與大量珍貴資料影片交叉剪接中,時光倒流地回述這對異國婚姻夫妻,因為命運乖舛與獨裁政權的原因,落得天人永隔的悲劇。法國「新觀察家」雜誌認為本片比盧貝松的《以愛之名 : 翁山蘇姬》更能尊重地傳達出這對革命夫妻捨身取義的情懷。

3、《漢娜鄂蘭:真理無懼》Hannah Arendt
    Margarethe von Trotta︱2013︱114分
1960年以色列綁架了納粹劊子手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展開世紀大審。逃過大屠殺的猶太女思想家漢娜鄂蘭,決定親臨審判報導。聽著艾希曼的自白,漢娜發現眾人眼中的惡魔,其實只是"依法行政"的平凡人。漢娜壓抑著曾遭迫害的創傷,冷靜刻劃對審判的觀察,不但提出"邪惡的平庸",更大膽指出猶太人也是悲劇共犯。文章在<紐約客>刊出後輿論譁然,讓她飽受攻訐與威脅,甚至愛的人也背離她,但她毫不畏懼,持續捍衛思想,終生論述邪惡本質,掀起20世紀思維狂潮。
http://event2.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60016
4、《三生三世聶華苓》One Tree Three Lives︱ 陳安琪︱2012︱100分
★2013年第十三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入圍
她出生在戰亂動盪的民國大陸,在臺灣歷經了自由與迫害的矛盾,最後,她在美國愛荷華找到了摯愛,找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使。.她的一輩子,恍如一段三生三世的旅行,交織出當代海外傑出華人作家的清晰身影,蒼勁與美麗,包括林懷民、白先勇、蔣勳和張大春,都曾經是她家客廳的座上賓。她是聶華苓,"世界文學組織之母"。"三生三世 聶華苓"不僅近距離展現了聶華苓的流亡人生,文學創作和人格魅力,溫婉地點出聶華苓的人,她的家,她的志業與作品,也見證了她和詩人伴侶生死不渝的堅定愛情。

5、《行者》The Walkers︱ 陳芯宜︱2014︱上下2集各60分
★2014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入圍、2014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入圍、
  2014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國際競賽入圍/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舞蹈的誕生就在這日日的生活裡,在一呼一吸之間、在花開的瞬間、在光線撒下塵埃飄動之間、在貓咪跳躍與停止之間…。《行者》自2004年起,記錄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林麗珍,透過她的日常,提煉出舞蹈的最初原點。無論生活中的動與靜、常民廟宇間的觀察、台下竭盡力氣的排練、台上如儀式般的演出、自然荒野中的舞蹈電影,體現的不僅是舞蹈的美學本身,更是對天地生命更深沈的哲思。
6、《看見:許芳宜》︱李立劭、高尚土︱2007︱30分
‧以明星般的閃耀風采,成為近十年來台灣最受矚目的國際級舞者。致力於舞蹈藝術美與力的追求,超越群倫,站上國際舞台。
‧透過台灣獨特的舞蹈教育及訓練背景,體現葛蘭姆經典氣質與精準刻劃的傳承;藉由太極導引訓練,展現氣韻相生的柔韌能量,在舞台上創造獨特的個人色彩與迷人魅力。

7、《女人-家:以亞洲女性藝術之名》WHOMEN - In the Name of Asian Female Artists︱黃明川︱2014︱33分
自出生至死亡,從原住民到新移民,由台灣社會擴及亞洲文化圈,女人與家始終存在著幽微複雜的連結。她們或被視為家庭傳承維繫之核心,或在空間意識與性別角色間磨合擺盪,也或許在全球化浪潮中尋覓家的全新意義。本次展覽以「女人-家」為主題,探究女人與家的細緻情感,以及伴隨著時代變遷女性所面臨的挑戰及處境,呈現亞洲女性藝術家如何從家的身體經驗、生命歷程與文化衝擊,開展出不同的視覺與觸覺空間。

8、《洪就是紅—洪素珍個展》︱新綠視覺設計工作室︱2016︱25分
本展是旅美多媒體觀念藝術家洪素珍首次在家鄉高雄舉辦的大型個展,展出自1980年代至今三十多年的藝術創作,內容包括早期的錄像雕塑、單頻道錄像作品,以及近年來結合多媒體影像互動的空間裝置作品。不論是以何種媒材來傳達創作者的思維,洪素珍簡潔的作品背後,總是蘊含了對人與社會深刻的觀察與省思。

9、《侯淑姿》︱黃明川︱2013︱10分
侯淑姿1962年出生於嘉義,台大哲學系畢業,美國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影像藝術碩士,侯淑姿是知名的中生代影像藝術家,作品探討自我、性別認同、身份認同、第三世界的女性勞工等議題,深具社會批判性。

10、《油畫小神童:瑪拉的故事》My Kid Could Paint That
    Amir Bar-Lev︱2007︱ 83分
★2007美國日舞影展與多倫多影展參展影片
本片完整紀錄四歲油畫神童─瑪拉的故事。年僅四歲瑪拉的畫作可媲美價值連城的畢卡索作品。出生於2000年的她, 一歲已懂手執畫筆或許受其業餘畫家父親影響,當瑪拉開始畫一些大幅的油畫,其父把畫作給咖啡店東主兼友人看,竟然有客人出$250美元購買,自此,瑪拉正式開始其"專業畫家生涯"。 

11、《跳舞時代》VIVA TONAL: THE DANCE AGE
     郭珍弟、簡偉斯︱2004︱104分
★2003第四十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2003臺灣女性影展觀摩、2004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臺灣獎入圍
這部片內容乃描繪20世紀初台灣日治時期的流行歌流行演進。介紹了古倫美亞唱片與陳君玉、純純、柏野正次郎等人執著台灣音樂的故事,並以此介紹1930年代台灣日治時期的社會現況與女性的社會地位。

★圖文來源:飛擎國際視聽有限公司、飛行國際視聽股份有限公司、威翰文創股份有限公司、佳映娛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高雄市立美術館、東暉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天馬行空數位有限公司。

※免費入場,影片放映中請配合將手機關機或轉為震動。

活動相關連結

附件下載

附件下載名稱附件下載說明
場次表場次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