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的恐懼不是病態2014-05-24
文/許欣偉
憂鬱症患者小明(化名)看診時描述21日得知捷運殺人事件時,忽然開始擔憂會不會有熟悉的人受害,內心的安全感瞬間剝落。他中斷了手邊的工作,立刻用LINE聯絡女友和姊姊,關心對方是否安好。他清楚女友那時候不會在板南線上,因此懷疑自己的反應是否太過焦慮?個性是否太懦弱?是不是又快發病了?
我向小明保證他不是發病,一般人聽到這則新聞、看到那些畫面,會感到恐懼其實是正常的反應。這樣的創傷事件牽涉到死亡和嚴重身體傷害,已超出多數人的日常生活經驗,其殘酷會讓人感到害怕、恐怖和無助。
另外一位恐慌症患者小英(化名)表示,她昨晚睡不好,今天如同往昔搭板南線來看診,一路上都很緊張。原本她因恐懼想改變交通方式,但又擔心看診遲到,於是找弟弟陪同,戰戰兢兢地搭捷運來。我稱讚小英很勇敢,也肯定她主動向弟弟求助。
兩位患者都採行了有助身心調適的因應方式:創傷事件破壞我們對安全依附關係的想像,進而粉碎基本信念如生活是可預測的、世界是良善的等,造成意義的崩解。
小明利用原本的人際網絡,連繫家人和朋友抒發情緒並表達關心,重新確認既有的依附關係及親密感。創傷事件經常造成迴避行為,例如不坐捷運、避談此事,然而迴避行為終將加重恐懼而非減少恐懼。
小英努力維持日常生活的作息與活動,雖暴露在令其害怕的情境中,其恐懼感將逐漸減少。
面對此駭人事件,適度的恐懼不是病態,多數人可以從創傷事件的心理影響中走出,在事件後幾週內逐漸康復。但恐懼應適時予以抒發而非壓抑,就好比防範水災,若只是加高堤防而不疏浚,將有決堤的危險。
媒體總是把焦點擺在窮究兇嫌犯行的計畫、殺人的動機等,但是無助於緩和恐懼,建議大家不妨把注意力改放在紓解情緒、關懷親友和恢復日常生活作息。
(作者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醫師)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8173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