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母舅為何坐大位


母舅為何坐大位

 

在閩南和台灣民間,自古以來有「天頂雷公,地下母舅公」之說。舉凡遷新居宴席、外甥結婚宴席等,母舅必定坐「大位」;而且要由母舅說幾句開場白,然後宣佈開席動筷!要是母舅未曾入席,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動筷。宴會結束時,也要由母舅宣佈,此前,除非特殊情況,所有關被宴請的親戚朋友都不能離席。

 

這一神聖的禮俗,起碼有數百年歷史,至今仍然在流傳。這個習俗由來的傳說如下:

 

從前,閩南某漁村有個姓陳的漁民,上有雙親下有妻小,每日捕魚撒網,收入微薄。一天剛打漁回家,聽到屋裡哭聲連連,急忙進屋問清事由,原來是姊姊和姊夫因染瘟疫已雙雙去世。

 

他因憐愛五歲外甥無依無靠,即便家用拮据,仍收養了外甥。

 

每天,這個做母舅的打漁回家,不管多苦多累,總要抱著外甥噓寒問暖,視如己出,關愛有加。幾年後,母舅把小外甥送入私塾讀書,外甥少小聰明,勤奮苦讀,日有長進,十六歲時,母舅傾盡家產,帶著外甥到南洋,希望能闖出一片天空。

 

到了呂宋島,他們在海邊一個小鎮安頓下來,先做些海鮮小生意,後來積累了點資金,開店經營起水產品生意。

 

每到魚穫旺季,漁港魚蝦堆積如山,賣不完就會腐爛掉。母舅早年學過醃製技術,便以低價收購再製成魚脯魚乾出售,從此財運亨通,生意興隆。

 

轉眼間,外甥已到成家之年,母舅寫了封家書請家人幫外甥物色一賢慧女子,不久得到回信,說已選中林姓女子,並請外甥速回完婚。

 

母舅得到家書,因生意繁忙,讓外甥先行回國籌辦婚禮,自己等婚期將至再回去。

 

外甥回到家中,舅母早已為他籌辦妥當,並對外甥說,親戚提醒:你父母那裡還有家宅,因為是你要成親,所以婚禮需回你家舉行,外甥感激稱謝。

 

轉眼婚期已到,可是母舅卻尚未歸;外甥十分著急,親戚朋友也早已到齊,舅母和親戚催促良辰吉時不能再拖,婚禮需要按時舉行,外甥只好依言進行。

 

拜堂儀式結束,所有親友也都入席就座,外甥對眾人說:「母舅恩重如山,今日他人雖未到,但必須給他留著席位,以表敬意。廳堂座席左上角第一位靠近後門,空氣流通甚好,母舅喜涼,就留此位子。」眾人稱是,於是在空位上放上酒杯和一副食具。

 

燃放了鞭炮,開始上菜,母舅終於趕到,外甥欣喜若狂,連忙把母舅扶坐事先安排的座位。因母舅有再造之恩,新郎新娘斟滿喜酒,先從母舅敬起。

 

親戚朋友看在眼裡,很讚賞這一做法。從此,親友們家中舉凡有重大喜慶,便把大廳左上角視為「大位」,除了母舅以外,其他人不能貿然進坐。

 

轉自:人間福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